A14:金融城
     
本版列表新闻
网贷备案限期将至 各大平台加紧冲刺~~~
网贷备案限期将至 各大平台加紧冲刺~~~
网贷备案限期将至 各大平台加紧冲刺~~~
网贷备案限期将至 各大平台加紧冲刺~~~
     
2018年03月3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贷备案限期将至 各大平台加紧冲刺
凡金融必有牌照 凡金融必有监管
杨硕
■ 各网贷平台须通过备案审核 图 视觉中国
  本报记者 杨硕

  去年底,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地P2P整治联合工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今年4月底前完成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前全部完成。

  限期渐近,3月以来,各地进入了网贷平台提交报告和验收备案阶段。整改备案成为网贷行业的“头号任务”,只要通过验收备案,就被业内人士视作拿到了网贷“牌照”。随着网贷备案整改的深入,网贷行业“马太效应”加剧,问题平台不断退出,运营平台总数持续减少。对不合规平台无论是清退还是取缔,如何保障好投资者的权益,使其免遭损失是重中之重。

  通不过备案则"退出"

  大多数平台收到了当地金融办的整改通知书,整改后向当地金融办提交备案材料和申请,地方金融办再根据材料决定是否予以备案。如果备案通过了,则在当地金融办网站上进行公示。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网贷备案细则,涉及到的备案时间、备案审核部门等不尽相同。如上海、深圳、福建、浙江等均要求存管银行属地化,其他地区则并未有此要求。再比如,深圳市还对P2P网贷平台设定了“准入门槛”,要求:平台经营场所面积应当不小于100平方米,从事金融业相关工作5年以上并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含)学历的高级管理人员不少于3名等。因此,投资人在投资前,要了解当地对备案的要求是怎样的,该平台的备案进程如何。

  事实上,之前网贷行业就形成了“1+3”监管制度体系。“1”即2016年8月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3”即去年8月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综合上述政策来看,银行存管、备案登记、信息披露三大主要合规政策已成为衡量P2P平台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一大批平台将“消失”

  就备案结果来看,如果网贷机构无法通过备案,就意味着不具备网贷从业资质。根据通知要求,网贷机构积极配合整改验收工作但最终没有通过,可据具体情况或引导其逐步清退业务、退出市场,或整合相关部门及资源,采取市场化方式进行并购重组;对于严重不配合整改验收工作、违法违规行为严重甚至已有经侦介入或已失联的平台,应由相关部门予以取缔。

  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底,网络借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1931家,相比2016年底减少了517家。截至2018年2月底,这个数字变成了1890家,其中接入银行存管并实现全平台存管的不足700家。随着监管政策升级,网贷行业必将优胜劣汰。网贷之家预计,2018年网贷行业运营平台数将进一步下降,根据目前信息估测,今年底或将跌至800家左右。这意味着今年将有近千家平台“消失”。

  目前,各地进入了网贷平台提交报告和验收备案阶段,相关文件和指引出台后,不少平台密集表态整改,希望能顺利备案。不过,从进程来看,企业的备案过程考验不断,问题不少。

  平台或多或少有“问题”

  网贷之家高级分析师张叶霞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网贷平台备案最大的考验是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验收。大额标的、债权转让、现金贷等业务都需要进行清理整顿,时间紧张,平台面临的压力较大。

  有平台表示,大额存量业务是其备案的阻碍。红岭创投董事长周世平此前表示,备案的唯一障碍就是原有的大额存量资产不合规,如何处置这些存量资产是最大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教授武长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几乎100%的企业或多或少存在问题,都需要一个自身的改正期。存在问题较大的企业,如本身经营模式就不合格,转型困难,这样的企业不可能完成备案,这样会淘汰一大批P2P企业。剩下的完成备案的企业,由于监管趋严,业务量会大幅减少,盈利水平急速降低,监管套利消失,生存困难。

  “十九大报告指出,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仍然是当前金融监管的重要任务。可以说,备案的过程,就是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出清的过程。P2P的发展过程表明,凡金融必有牌照,凡金融必有监管,P2P本身就是金融活动,当然应当符合金融监管的规律。”武长海认为,未来的P2P行业发展,应当进一步按照金融业的规律和金融机构的要求进行立法,而不是简单地将平台按照信息中介机构进行监管。

  强化对投资者权益保障

  限期临近,不仅是网贷平台变得焦虑,投资人也变得犹豫不决。“到底怎么选平台?”“网贷备案不通过是不是就跑路了”……成了不少投资人的心中疑问。

  对此,武长海认为,对于投资者来说,从整体来说,监管趋严,只是加速了该行业风险的释放,短期内跑路或者破产的企业会增加。从长期来看,投资者通过风险教育,会逐渐退出该行业的投资。

  还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过去较长时间里,由于P2P行业处于无监管、无准入门槛、无行业规则的三无状态,而且时不时就有P2P平台负面消息出现,搞得P2P声名狼藉、怨声载道,令不少投资人对P2P也是忐忑不安、担心血本无归,因此,呼吁“监管”的声音越来越多。P2P的合规监管就相当于设立准入门槛,把实力不足,专业度不够的平台排除。从这个角度来看,P2P的合规备案监管,是加强对P2P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帮助普通投资者把不合规、实力不足的平台逐出行业。所以,此次P2P平台的合规备案,是与投资人的资金安全息息相关的,对投资者影响体现在两方面:安全性提高;收益率降低,投资红利减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阅读/连载
   第A14版:金融城
   第A15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16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18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第A20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2版:专版
   第A23版:新尚/摩登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独角兽即将登场 关注发行市盈率
谨防高科技杀熟 货比三家得实惠
凡金融必有牌照 凡金融必有监管
保险的春天
新民晚报金融城A14凡金融必有牌照 凡金融必有监管 2018-03-31 2 2018年03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