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钟扬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师生,感召无数人奋勇前行
~~~钟扬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师生,感召无数人奋勇前行
~~~钟扬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师生,感召无数人奋勇前行
     
2018年04月0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撒下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钟扬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师生,感召无数人奋勇前行
张炯强
  “总觉得钟扬老师其实从未离开过我们,他播撒的一粒粒种子,已在每位学生的心底、在祖国大地的每个角落生根发芽。同学们依旧来到东海之滨照料老师栽下的红树,还定期前往自然历史博物馆做志愿者和讲解员,西藏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也会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和实验室里。此时,总觉得老师仍在身边。每当我们想起钟老师,总会有一种由心底而生的力量,激励我们勇敢面对各种荆棘和曲折。想对老师说,您意外中断的路,我们会继续走下去。”转眼间,复旦大学教授钟扬离开我们已有半载,他的学生、复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生杨熙说,学姐学弟们已接过老师的接力棒。

  近日,中宣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并向全社会宣传他的先进事迹。网上,钟扬的故事被一波又一波“刷屏”,在大学校园,钟扬的事迹正凝聚成一股力量,不断激励着师生们。

  梦 想

  有限生命实现无限可能

  “留下的每一粒种子都会在未来生根发芽”——这是钟扬留下的话,而此时,因他而生的精神种子,已然抽出枝条,徜徉在春日的暖风中。

  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当下的一个时代命题。如今,复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王鹏翔对此有了深刻的认识:“我时常会问自己,读书究竟为何?钟老师不凡的一生给予了我一个最为准确的答案,那就是追梦与攀登。正如钟老师告诉我们的那样‘不是杰出者才善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我们应胸怀梦想,将自己的所学与社会发展、国家需求和人类命运相结合,要将个人发展与新时代的发展相结合。钟老师在西藏的坚守,告诉我们梦想并不是触手可及的,需要我们用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去悉心呵护,梦想之花才能绽放。”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生命科学学院双聘院士赵国屏是钟扬的同事,也是他的挚友,他说,“起初,在我的心里,甚至责怪钟扬:你为什么那么不注意自己的身体?你的生命不属于你,而属于你心中的梦。这几个月,我读了关于钟扬事迹的多篇报道。我领悟了,我对钟扬的理解太少了,他感觉到了时间给他的压力,他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尽全力去实现‘种子’无限的梦想。作为他的挚友,我只能激励我自己,以他的精神为动力,继承他的遗志,为建设祖国战略科学资源积累、整理、共享和挖掘的体系,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担 当

  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该有怎样的情怀、怎样的担当?钟扬给我们留下了最好的诠释。

  复旦航空航天系主任、飞行器设计研究所所长艾剑良说:“钟扬教授是非常值得敬佩的科学家、教育家。有几个数据让我非常震撼。一是在西藏,在我们国家最艰苦最偏远的地方援藏16年;二是这么一个大科学家坚持科普,坚持了17年;三是他收集了占西藏五分之一的上千种植物的千万颗种子,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当然,还有一个非常痛心的数字,53岁,这让我们都很痛心、惋惜。他是一个胸怀人类、胸怀国家的科学家,他所做的很多工作,没有名利,只有奉献。在新时代背景下,在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过程中,钟扬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国家第二批千人计划专家冯建峰认为,“在国际上并不缺乏像钟扬这样对科学怀有极大热情和开拓性的学者,但大多数人会选择在舒适、自由、愉悦的地方里做科研。像他这样能冒着生命的危险,怀着家国情怀,追求科学终极意义和价值的科学家确实十分罕见。今天强调科技创新自信的中国,十分需要像他一样既具有浓厚的中国乡土气息、又有国际大视野的科学家。”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说:“今天我们太需要钟扬精神的滋养了!习近平同志曾在《摆脱贫困》一书中阐释过‘滴水穿石’的时代哲理:水滴在牺牲的瞬间,虽然未能看见自身的价值和成果,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当每个人都成为这样的‘水滴’,我们何愁不能造就历史的成功契机?不计当下,把个人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洪流,这样的人最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最应该享受时代的荣光。”

  楷 模

  求实无私铸就品格风范

  钟扬的故事,也让人们看到一个新世纪共产党员的形象。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医生刘燕说:“他为民族、国家,为了事业做出的贡献。他的无私、无畏和正义、他的精神追求,具有无上的感染力和鼓舞力,他可以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同他一起奋斗、一起追求、一起成就。我认为,共产党能从中华土地上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最初靠的是这样一批有人格魅力、有巨大精神追求的共产党人。而今天,在实现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这种‘充满光芒的’、‘务实而充满理想主义’的人格,让身边人,以至于让千千万万人愿意跟着他前进的人格,正是我们所需要、所呼唤的共产党员的精神。”

  复旦哲学学院教工郑召利说:“作为党员,他以身作则,没有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奉献,他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是说出来的,是踏踏实实做出来的。凡是与他有过交往的人,都感受到他人格的魅力。他是一位很纯净的人。作为普通人,我们都该学习钟扬为学的求实精神,为师的职业操守,为人的品德风范。”

  人虽逝,情还在,精神更深入人心。此时,西藏也迈进了春天。作为钟扬的学生,西藏大学种质库主任扎西仁次又将踏上老师曾走过的路、去迈向新的征程,寻找新的种子,他说,“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我们永远记着老师的嘱托,去发现更多的种子,更多的希望。”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学校只是有限服务
他撒下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扫一扫
新民晚报要闻A03他撒下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2018-04-02 2 2018年04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