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巴士五公司驾驶员、市劳动模范顾崔滇的十年坚守
~~~巴士五公司驾驶员、市劳动模范顾崔滇的十年坚守
~~~巴士五公司驾驶员、市劳动模范顾崔滇的十年坚守
~~~巴士五公司驾驶员、市劳动模范顾崔滇的十年坚守
     
2018年04月0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车厢当成家 把乘客当亲人
巴士五公司驾驶员、市劳动模范顾崔滇的十年坚守
曹刚
■ 顾崔滇驾着68路车,从宝山到静安,来回41站,一路上把乘客当亲人看待
  人物小传

  32岁的顾崔滇,最近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称号。从柴油车到纯电动车,他多年蝉联车队节能冠军。

  在岗已10年,顾崔滇安全行车近40万公里,无违章、无事故、无客伤,是标准的“三无”驾驶员。

  4时10分,巴士五公司驾驶员、上海市劳动模范顾崔滇轻轻关上家门,走入漆黑夜色;坐332路夜宵车去上班,4时30分前准时到岗;做车辆例行检查,仔细擦净座椅;4时50分,他驾驶68路首班车开往起点站。

  黎明之前,新的一天开始了,日复一日。

  68路车厢是顾崔滇的“家”。从宝山到静安,来回41站,途经4家医院,很多“家人”都年老体弱多病。“把乘客当亲人”,不只停留在口头,而且体现在每一次进站——他总能提前找到站台上最需要帮助的人,把车门停到他面前。

  节油节电“全能王”

  刚工作时,顾崔滇开车,油耗居高不下。“每月评比结果出来后,我就去请教前几名的老师傅,学省油绝招,再反复琢磨,总结经验。”他说,轻踩油门刹车、找准换挡时机、控制转弯的角度速度,每项操作精益求精,都能节油。“换挡稍微随意些,一天就可能浪费七八升油;车辆开进小坑,在车轮出坑的瞬间轻点油门,最省油。”

  近几年,顾崔滇的“座驾”升级为纯电动车。“车换了,但一些规范节能操作是共通的。”他举例说,踩电门脚头要轻,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幅度最佳,踩过头,速度没提升,反而更耗电;刹车和转弯的节能技巧也和以前相似。

  换车后,车辆常见故障也变了,顾崔滇迅速在实践中掌握基本排故技巧。“比如,启动时每个步骤都有明确要求,做错一步或操作太急,会引发报警。别慌,关掉电源,重启一次,可能就好了。”勤奋好学的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读完成人高中,又拿到了汽修专业的大专和本科文凭。

  “三无”司机很温柔

  顾崔滇行车近40万公里,无违章、无事故、无客伤,是标准的“三无”驾驶员。“开公交车,心态最重要,千万不要抢。对待每一名乘客、每一脚刹车都要温柔。”顾崔滇介绍,纯电动公交车的加速性能与柴油车不同,提速相对较慢,“就算电门踏到底,也没有明显的推背感,操作起来更没必要穷凶极恶。另外,纯电动车自重比柴油车大,惯性也大,刹车要稍微提前一些,驾驶员必须加强预见性。”

  初中毕业后,他早早踏入社会为家庭分忧,在餐饮行业打拼多年,对微笑服务理解深刻。“客客气气面对乘客,‘阿姨’‘爷叔’多叫几声,别人听得开心,我也高兴,车更稳更安全。”他说,开“赌气车”,乘客肯定没好脸色,容易出事故,大家倒霉。

  进站几秒“找准人”

  顾崔滇做早晚高峰“两头班”,全天停站175次。每次进站,他会提前几秒关注站台,迅速找出最需要帮助的人,把车门停在他面前。“有几位老人或孕妇,有没有拄拐杖、坐轮椅的,都会看清楚。”

  这份责任和习惯,已融进他的血液。有个老奶奶在车里闲聊时提到,要去玉佛寺。到江宁路澳门路,顾崔滇发现老人不见了,立刻拉起手刹冲下车。“阿姨,去玉佛寺还有一站,否则要多走四五百米呢。”事后,和老人聊天的陌生乘客寄来了表扬信。

  遇到腿脚不便的老人,顾崔滇格外留意。一天,一名八旬老人颤巍巍挪上车,他照例主动询问目的地,好早些提醒。结果,对方毫无反应。停站间隙,他从老人胸牌里找到一张纸条——这是一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住址和68路不沾边。到站后,顾崔滇把他扶进了附近的派出所。

  还有一次,他停站前注意到有位老人行动不便。“十多个乘客全上车了,就是没看到她。”顾崔滇下车查看,发现老人摔倒在车门旁,马上去扶。老人不好意思麻烦他,说自己不坐车,让他走。顾崔滇回应:“放心,您不安全上车,我今天是不会开车的。”他回忆,老人摔倒时无人搀扶,“看到我带头,几名乘客也主动过来帮忙。”

  “好男人”笑对坎坷

  顾崔滇转行,要感谢同为公交驾驶员的母亲顾雅云。2008年公开招聘,他听妈妈的话去报名,从此爱上这一行。

  他曾是本报“上海好心人”栏目的主角——和乘客协力抱老人下车,再冒雨推轮椅送进医院。有个细节鲜为人知:当时,老人全身重量大都压在他肩头。这种感觉,顾崔滇不陌生。“照顾轮椅病人,我有经验。”妻子顾莹娟是第十人民医院护士,2013年查出滑膜肉瘤,左腿高位截肢,仍坚持上班。他的肩膀是妻子最坚实的依靠,无数次背着她上下楼梯。

  “两头班”间有几小时空闲,“我会回家做家务,买小菜,洗好、切好,等妈妈回来做。”顾崔滇对妻子百般呵护,承包脏活累活,有空晚接早送,不让她受一点累。

  也因为做“两头班”,他早晚没空顾家。父亲崔宝南辞去保安的工作,买了一辆二手车,每天接送儿媳和孙女。“爸爸开过出租,我们家都是老司机,有时也争一争谁开得好,总是让妈妈赢。”周末,一家五口常开着车去郊游,顾村公园、上海大学和龙湖天街,都留下过他们的欢笑声。“遇到再多难事,只要我坐上公交驾驶座,就会暂时放下烦恼。”顾崔滇笑言,埋怨不解决问题,不如积极乐观地做好手头的事。   

  首席记者 曹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将车厢当成家 把乘客当亲人
上海旅游如何留客?
明年去顾村赏樱有“捷径”
桂江路中环绿廊樱花盛开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将车厢当成家 把乘客当亲人 2018-04-02 2 2018年04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