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工人运动的先驱林祥谦烈士。95年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最高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林祥谦血洒大地,英勇就义。
1892年,林祥谦出生在闽侯的一个贫农家庭。1906年,年仅14岁的林祥谦进入马尾造船厂,成为一名学徒。他聪明好学,很快掌握了钳工的技术。1912年,林祥谦进入京汉铁路江岸机车车辆厂当钳工,1913年转到工务修配厂当铁路工人。当时,京汉铁路是连接华北和华中的交通命脉,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意义,铁路运营收入是军阀吴佩孚军饷主要来源之一。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在工人中进行广泛而通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教育。在这段时间里,林祥谦逐步接触到进步思想,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开始走上革命道路。不久,他担任京汉铁路江岸工人俱乐部干部,并于1922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推选为京汉铁路总工会江汉分会委员长,领导铁路工人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进行坚决斗争。
1923年1月,党领导下的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会决定在郑州召开成立大会。当天,参加会议的工人代表不顾生死,冲破反动军警的重重包围,高呼“京汉铁路总工会万岁”“劳动阶级胜利万岁”等口号,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并决定自2月4日起举行全路总罢工。
2月4日,京汉铁路2万多名工人举行大罢工,1200公里的铁路顿时瘫痪,总工会对外发表宣言,并提出了维护工人权益的五项条件。大罢工引起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恐慌。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吴佩孚调集两万多名军警在京汉铁路沿线残酷镇压罢工工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2月7日,林祥谦不幸被反动军阀、湖北省督军府参谋长张厚生逮捕,捆绑在江岸车站的电线杆上。军阀用刀砍向林祥谦,逼他下令复工。在屠刀面前,林祥谦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断然拒绝复工,献出了年仅31岁的生命。
“我们还小的时候,就听奶奶一遍遍地说起,在那个雪花纷飞的寒夜,刽子手的屠刀一刀刀地向爷爷身上砍去。爷爷拼尽全力高喊‘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林祥谦的大孙子林耀武告诉记者,“在我眼里,爷爷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为了实现这个梦想,需要革命先行者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就算他看不到梦想实现的那天,他也要用鲜血唤醒更多的人民,所以爷爷视死如归。”
新华社记者 陈弘毅
(据新华社福州4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