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能手机到白色家电,从洗护产品到穿戴品牌,从高铁“名片”到移动支付……现实中,国产品牌和中国制造正慢慢回归中国人的消费选择;网络上,“新国货崛起”这个词汇亦徐徐升温。特别是中国的年轻消费者,正寄予国产品牌越来越大的信心和期待。
“国产产品经济实惠,而且很耐用。这几年,不少产品更加注重用户体验,赢得了不少忠实粉丝。像我自己就在用小米的手机、美的的风扇、海尔的电视、得力的文具……”
——“95后”卢浩文是一名机械工程师,同时也是国产品牌的青睐者。
“87.4%的中国消费者更喜欢购买国内品牌的家电,18岁到29岁的消费人群更是如此,在该年龄段90.7%的消费者表示更喜欢购买国内品牌的产品。”
——瑞士信贷近日公布的2018年新兴市场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
“71%的中国互联网用户对国产主要品牌的信任度正在逐渐提升。”
——科尔尼咨询管理公司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相较之下,中国年轻人如今对本土品牌的认可度更高。
“最主要的原因是国产品牌的质量、设计能力和科技含量提升,满足了消费结构升级中消费者对高品质的需求。以前大家认为国外的产品质量更好,但近年来国内产品不断提升质量,在这个前提下,价格又相对较低,更加物有所值。”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分析。国产品牌定位更加精准化,能够很好地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也就更能够找到目标市场。
“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于本土品牌接受度越来越高,这是中国本土品牌崛起的一个信号。”
——科尔尼中国消费和零售部门主管兼合伙人何晓晴认为。
“身边越来越多人开始使用国产品牌,各大消费类公众号经常推出‘国货啥值得买’‘我最爱用的国货’等,都让我觉得国产品牌在崛起。国产品牌中不乏性价比极高,使用感受很好的产品。而且很多品牌已经开始注重自行设计包装形成品牌特色,不再一味模仿国外知名品牌设计。”
——“95后”在校大学生吴银燕举了化妆护肤类产品的例子。她对于国产品牌发展持乐观态度,如果未来更注重品质,再加上适当宣传,国产产品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在国内市场上,‘黑马’不时涌现。以美妆产品为例,在国际美妆大牌盘踞各大商城之时,‘祖母级’国货老品牌化妆品又重返大众视线。‘双11’期间,不少品牌取得不错的‘战绩’。”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品牌亦陆续获得一席之地。在印度,小米成为去年四季度第一大手机品牌;在北美,大疆占据无人机市场的半壁江山;中国中车占全球市场份额保持在30%以上;海尔产品遍布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媒体报道。
“当前国产品牌正进入快速成长期。国产品牌一个特点就是新品牌数量增加,这些品牌专注细分市场,采用大数据精准定位营销,呈现创新驱动的特点。虽然市场份额不一定高,但在目标消费者中拥有良好的口碑。此外,国产品牌的知识产权意识比以往更强,专利数量不断增加;更加呈现年轻化特点;更加注重互联网营销等。”
——赵萍说。
本栏编辑 黄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