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10月,高君宇出生在当地一个有名望的大户人家。受父亲的影响,他思想活跃,赞成新生事物,向往变革与革命。
1916年,高君宇考入北京大学,参加各种进步社团,广泛接触有进步思想的老师和学生,在北大崭露头角,成为学生领袖。1919年参加领导了五四运动,发表革命文章。
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锤炼,使高君宇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1920年,他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在长辛店创办工人子弟学校,建立工人俱乐部和职工联合会,领导发动了北方早期的工人运动。1920年冬,高君宇加入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高君宇是全国50余名党员之一。1924年夏天,高君宇回到山西筹建共产党组织。1924年下半年南下广州担任孙中山先生秘书。1924年底陪同孙中山北上,协助进行国民会议促成会的筹备工作。1924年12月起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1925年3月5日在北京病逝,时年29岁。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是高君宇写在自己照片上的一首言志诗,也是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的真实写照。
当地的文保工作者李国成发掘、研究高君宇英雄事迹已经二十多年了。谈到这首革命诗歌,他动情地说:“伟大的信仰让高君宇充满力量。他如同闪电一般,划破旧世界的黑暗,悄然点亮中国的未来。”
如今,高君宇的故乡峰岭底村正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多年来,一代英烈高君宇的事迹在娄烦县家喻户晓,君宇精神更是融入峰岭底村3700余名百姓心中。
新华社记者 霍瑶 (据新华社太原4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