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4月1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因改革而生 因开放而兴
宋宁华
陆家嘴全景 陈胤 摄
上海自贸区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C919组装中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原油期货上市 本报记者 陈正宝 摄
洋山港四期自动码头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上海光源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本报记者 宋宁华

  今天,浦东迎来开发开放28周年的日子。28岁的浦东正值芳华,肩负多项国家战略,不但要有年轻人勇于开拓的朝气蓬勃、英姿焕发,更要有对标国际、改革进取的智慧和担当。

  28年前,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战略决策。“抓紧浦东开发开放,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邓小平同志的话仿佛犹在耳边,这片热土上已是沧海桑田。浦东因改革而兴,更为改革而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抚今追昔,浦东曾经创下了多项全国“第一”。以这些“第一”为起点,浦东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楼,每每发出让中国甚至世界震惊的“浦东好声音”。

  1990年,全国第一个金融贸易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在浦东批准建立,从阡陌纵横到如今高楼林立的“国际范”,这里已经成为世界金融机构扎堆抢滩的“中国华尔街”;同年,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批准建立,后来更成为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梦开始的地方”,一系列制度创新撬动了市场主体迸发出新一轮的创新活力。

  人才是改革的第一推动力。1993年1月28日,浦东首创打破户口、身份和行业的限制,面向全国招聘包括2名副局长在内共40名党政机关干部。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风气已成为浦东不断推进改革的源动力;以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神持续深化人才制度创新,已经成为浦东发展的常态。今年4月,浦东推出《浦东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人才发展若干意见》,并为上海自贸试验区首批持永久居留证创办科技型企业的外籍高层次人才颁发营业执照,再次掀起八方人才汇聚浦东的热潮。

  如今的浦东肩负两大国家战略,世人瞩目、压力与动力同在。2013年9月29日,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浦东挂牌成立。2016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同意上海以张江地区为核心承载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举措和核心任务。

  无问东西、风雨兼程、永不停步,致力于成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排头兵和先行者。或许,这便是浦东永葆青春的原因所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第A05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第A06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第A07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第A08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第A09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社会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A28版:汽车周刊
   第A2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广告
   第A30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31版:新民教育/中职风采
   第A32版:中职风采/新民教育
   第A3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3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3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6版:广告
因改革而生 因开放而兴
新民晚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A05因改革而生 因开放而兴 2018-04-18 2 2018年04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