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促发展
江苏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异,科技、装备等条件基础较好,但结构较为单一。对此,江苏省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邵红宁认为,要在现代农业产业布局上根据“1+3”重点功能区总体规划框架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发展要求,以开展“农业质量年”行动为契机,让“苏”字号绿色品牌真正树起来、响起来;要坚持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增收,以科技为支撑,发展“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加速发展。
同时,为促进优势企业、优势资源跨行业整合,近日,由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等14家协会和单位联合发起的省乡村振兴产业联盟成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而乡村振兴产业联盟是促进产业兴旺的着重点。”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农业工作委员会主任吴沛良说,该联盟要致力于开拓新思路、搭建新平台,形成信息共享、优势叠加、跨界融合的合力。
良好生态成支点
在江苏泰州市姜堰区桥头镇小杨村,让村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年村里美得变了样:修路造林,造出一条樱花大道;即将建成的“溱湖小杨人家”,更是把破旧农舍改造为灰墙黛瓦的民宿,赢得众多游客的青睐。据泰州市田园办主任、住建局局长高卫东介绍,自姜堰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列入泰州市“十大重点工程”以来,先后建成了一批最美菜花村等生态田园村,灯会、会船等民俗特色村,试点先行、创新引路,探索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乡村规划结构,成就了泰州村庄全面振兴的新路径。
水利是现代农业的命脉,更是乡村生态振兴的根基,寄托着乡愁,凝聚着记忆。近年来,江苏水利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为乡村振兴提供“一汪清水”。提出到2022年,江苏再建成75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打造2000条生态示范河道,建设200个“水美乡镇”、2000个“水美村庄”的目标,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同时发挥村级河长作用,确保村级小微水体有人管、管到位。
产业扶贫最关键
“产业扶贫是开发式扶贫的根本路径,也是农民致富的突破口。”江苏农委农经处负责人说,去年,全省农委积极开展省重点帮扶县农业产业富民推进工作,建立挂钩帮扶机制,对12个帮扶县实行挂钩帮扶、项目推进和政策扶持,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扶贫工作有机结合,共扶持76个农业产业富民项目建设,带动一批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脱贫增收。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据江苏省农委园艺处处长苏士利介绍,目前全省正以特色农业为基、以田园乡村为形,优化发展布局,重点围绕沿江、沿海及湖泊丘陵资源,实施创意休闲农业“百园千村万点”建设行动,培育一批具有江苏特点的品牌体系,打造串点成线、集群成圈的发展格局,助力着乡村文化全面振兴。未来,江苏将以“春来江水绿如蓝”,碧波荡漾、青山朗润,丝竹悠扬的乡村振兴“最靓颜值”,在全国大地渐次展现,从而绘就一幅美不胜收的乡村画卷。 朱新法 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