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内,来自特教、医疗机构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三名考官拿着考卷,依次对孩子进行语音识别、听话识图、看图说话、主题对话等听觉和言语评估。考场外,候考的孩子们则在游戏区看动画片、读绘本和搭积木,叽叽喳喳聊个不停,绝大部分口齿都比较清晰,对话能力能达到或接近同龄人。倘若不是看到人人都戴着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外人恐怕不会想到这是一群听力残疾的孩子。
评估的试题与普通幼儿园和小学的面试问题有点类似,排图讲述、听话演示、看图说话等试题测试的不仅是孩子的听觉程度和发音,也在考察他们的常识水平、思维能力,乃至交往态度、情感发展、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安全意识和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据常年从事聋儿语训的中心老师介绍,早发现早干预对聋儿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有许多听力障碍幼儿从出生几个月后就来到这里接受康复,有些孩子更是长期待在中心,短期内无法在普通幼儿园接受常识等教育。因此,从几年前开始,中心开始对长期在此接受康复的孩子开展普教与康复叠加的康复教育服务。每周一次外教英语课、定期绘本课等特色课程的开展,让这些戴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特殊孩子成了“故事大王”,还能流利地演唱英文童谣和日常英语对话,让家长们惊喜不已。
参评孩子中,98%拿到了可以在9月份正常报名普教幼儿园和小学随班就读的合格证,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92%还获得了一级康复等级证书,比5年前增长近1倍,体现出上海聋儿康复的显著成效。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