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万某曾因诈骗先后4次被判处有期徒刑,却没有改过自新,反又捏造“美国领事馆内卫”、“外事警察”等身份,在家中挂满各色制服,在桌上摆满“重要”证件以及与领导、明星的“合影照片”,每天像模像样地挎着公文包早出晚归。因此,甚至连相处了两年的妻子都被蒙在鼓里。万某还号称自己路子粗、关系广、渠道多,可以低价购买走私货,更有能力打通关系捞人,从而骗取被害人钱财。
平日里,万某很会讨其妻子的欢心,他编造自己与“缉私局副局长宗毅”私交甚好的谎言,宣称可以不花一分钱弄来扣押的“走私货”,他多次为妻子搞来“名牌”手表、皮包等奢侈品。其实,所谓的“缉私局副局长宗毅”其实是万某杜撰出来的角色,送人的奢侈品也都是高仿产品。
万某“神通广大”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妻子的朋友圈。企业主沈某慕名而来,想要托他弄几块名表和名牌皮包送人。3月的一天,万某夫妇与沈某约定在松江某咖啡馆内见面。席间,万某不断提及自己“美国领事馆内卫”的身份,并主动掏出“警察证”、“美国绿卡”等证件,声称自己认识“缉私局副局长宗毅”,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走私货。沈某见到万某证件齐全,讲话腔调十分牛气,便当场向他定了几块名牌手表和皮包,并支付了1万余元定金和“铺路费”。
沈某还说,自己的朋友被检方批捕了,问“万哥”有没有办法“弄出来”。万某当即拍胸脯说熟悉市里很多局领导,可以搞定。当晚,万某、沈某与当事人家属在茶室见面,万某故技重施,换了一身外国警服并戴上了警帽。面对当事人家属的提问,他避重就轻,不做实质性回答,而是一再表示自己人脉很广。当事人家属随即约定20万元“捞人”费用,其中,5万元作为前期费用会在次日交给万某,剩下的15万元事成后支付。
次日,沈某找到万某,称对方家属不肯预付5万元。万某坚决不答应,表示已经和相关领导打好招呼了,这钱必须先给。沈某这个“中间人”为保全面子,提出了由自己先垫付这5万元的想法。万某欣然同意,拿到钱后就用于归还自己的债务。后据万某到案后供述,他自己既不认识什么大领导,也不曾在哪个机关任过职,更没有能力把人“捞”出来,整件事情不过是他骗取钱财的说辞。
之后,万某从仿货市场买了多块“名表”和几只“名包”给沈某,沈某越看越觉得成色不对,鉴定后得知每块手表最多只值200元。沈某再联想到“万哥”种种可疑的行径,怀疑自己被骗了,这才匆匆赶到派出所报了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