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4月2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初闯经济特区
袁恩桢
  袁恩桢

  1980年底,我参加上海市经济学会组织的赴深圳、珠海特区的考察团,一行10人,为期近1月,由社联副秘书长洪荣华带队。

  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初开发的,我们去考察时开发还不到一年。在尚是一片争议声中的南方经济特区,接待我们如此规模的民间考察团,恐怕也是首次。深圳开发刚刚揭开序幕,罗湖区等地还是一片纷纷扰扰的建筑工地,只有招商局负责开发的蛇口地区,已竖起几幢铁皮厂房在开工,组装一些简单的电子零部件,属于香港企业的来料加工。考察团宿于宝安县广播站那幢简陋的瓦房里,房前广场上荒草一片,其中夹杂着不少苏浙地区目为珍贵的含羞草。含羞草呵,在这里化为荒草与平凡,不能不是岭南气候温润、土地肥沃之缘故。

  在深圳,考察了一批企业,拜访了计委、建委、商贸、工商等综合部门,包括受到了市委书记的接见。材料都是第一手的,鲜活而丰满,为我们的考察报告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从深圳至珠海,还得经过广州。出广州向珠海方向的公路两旁,密密麻麻排列着众多的商店与作坊,展示出经济特区的辐射效应,显示了珠三角地区之商业繁华已领先于全国。车进入临近珠海的那条海边公路,一边是极目碧海,一边是低山远树,景色宜人。经过石景山俱乐部略事休息,俱乐部背山面海,设施初成,已现奢华,是专为吸纳澳门客人而建。至珠海,宿于庭院式的珠海宾馆,听珠海综合部门介绍开发情况。漫游珠海市容,坐游艇环视澳门概貌。对照当时的深圳与珠海两地,总的印象是:深圳的建设热火朝天,珠海的建设有序推进;珠海的城市环境比深圳优美,更是一个宜居城市。

  特区刚刚开张,开放的程度还不是很大:吸引外资企业在这里生产,但却规定其产品只能外销,或者只给予极少的国内市场份额,所以落脚的主要是一批出口加工企业;外资进入的产业领域也有极大的限制;在特区内可以有舞厅,但有限制大陆女性进入的规定等等。

  特区紧靠港澳边境,一些走私活动引人注目。据称深圳有些紧临港九的村庄,几乎是家家都与走私活动沾边,至少屋里的家用电器是从香港走私而来。政府也管不了边境村庄小打小闹的走私现象。走私源于巨大的价格差异,香港是自由港、免税港,特别是内地所稀缺的电子产品等价格较低,与内地的高关税、高价格形成巨大的利差,这不能不引起一批冒险者的以身试法,从而缉私的任务也相当艰巨。

  考察回来,我们在《社联通讯》与《经济学术资料》上,连续发表一组“特区行”的见闻,为正在争议声中的特区助力。其中一篇以考察组名义起草的考察报告“今日深圳”,成了人民日报详细报导特区经济的第一篇长文。这也成了上海社联与经济学会在经济特区开发初期所出的一点微力。

  十日谈

  “学会”之歌

  责编:刘芳

  关于美学的记忆和收获,请看明日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广告
   第A05版:要闻·广告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社会·广告
   第A24版:家装专版
瓷器修复(油画)
隐于市
黎里缆船石
琥珀对松树的记忆
初闯经济特区
“与人为善”新解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初闯经济特区 2018-04-26 2 2018年04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