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中国新闻·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0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仰之火永不灭 赵世炎
■ 赵世炎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 发
  1901年,赵世炎出生在四川酉阳(今属重庆市)。父亲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世态炎凉,希望儿子能够像一团火一样去照亮这个世界,故给他取名“世炎”。1915年,赵世炎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受《新青年》影响,投入新文化运动,并结识了李大钊等人。1919年,经李大钊介绍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参与主编《平民周刊》《少年》半月刊和《工读》半月刊等进步刊物,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

  1920年5月,赵世炎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春,与张申府、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2年,与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任中央执委会书记,随后又任中共旅欧总支部委员和中共法国组书记。1923年,前往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1924年,赵世炎回国工作,先后任中共北京地方执委会委员长、中共北方区执委会宣传部部长兼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协助李大钊领导北方各省的斗争。

  1926年3月,赵世炎出席在广州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会后,党中央任命赵世炎担任中共江浙区委组织部部长、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并兼任江浙区委军委书记。

  赵世炎化名“施英”,到上海后就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号召社会各界群众联合起来,组成革命的统一战线,以对付帝国主义的屠杀和进攻。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赵世炎身先士卒。经过30多个小时的激战,起义队伍打败了军阀部队,为北伐军在江浙战场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由于叛徒出卖,1927年7月2日,赵世炎不幸被捕。他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他把敌人的监狱和法庭当成讲坛,慷慨激昂地说:“志士不辞牺牲,革命种子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一定会茁壮成长起来,共产党必将取得胜利。”7月19日,赵世炎英勇就义,把26岁的青春和满腔热血献给了革命事业。

  英烈已逝,但信仰之火永不熄灭。

  (据新华社上海5月7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法谭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广告
   第A28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广告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力争3年内解决城市水体黑臭
孙政才受贿被判无期
信仰之火永不灭 赵世炎
广告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广告A10信仰之火永不灭 赵世炎 2018-05-08 2 2018年05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