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倾情讲述
由周瑾主持的《听·院长说》通过上海一些医院院长的倾情讲述和纪实跟拍,不仅立体地展现了院长们的时代风采,还呈现了上海医学界对患者的尊重、理解与人文关怀,在荧屏上弘扬了以人为本、保障健康的“上海服务”品牌。
在《听·院长说》中讲述的有12位院长:俞卓伟、樊嘉、张殿勇、陈尔真、肖臻、黄国英、马骏、余波、方文莉、吴克明、陶海琦和陈凌。由于身份特殊,其实院长的心扉是很难被打开的。《听·院长说》迎难而上,通过院长们有情感温度、有故事细节的讲述,让观众感受到一个个温暖的医护环境,看到了他们为患者辛勤奔忙、甘于奉献的身影,消除了对医疗健康问题的各种误解和困惑,为患者带来了人文关怀和健康智慧。
改变传统套路
《听·院长说》与《急诊室故事》《人间世》《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等节目一样,都非常贴近百姓,体现了上海服务的城市形象。不少观众观后认为,生活在上海这座城市是幸福的,为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消解医患矛盾、建设健康中国,无数忠于职守的白衣天使作出了认真、切实的努力。
上海医疗题材电视节目持续热播的现象,既反映了观众对医疗这一社会热点的关注,也体现了人们对一个城市服务品牌的普遍认同。长期以来,上海的医疗服务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上海市民的主要健康指标多年来居于世界先进水平,这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疑难杂症病人纷至沓来,医院中的各种人物、各类故事因此显得更为丰富多彩。上海的医疗题材电视节目正是依托着上海这一服务品牌优势持续走强,名声渐起。当然,更重要的是电视人的文化创新,改变了以往健康养生节目的传统套路。
直面生活热点
在一系列医疗电视节目研讨会上,上海这些电视节目以“真实呈现、贴近生活、具有人文关怀、文化品位”等特点而受到专家学者的称赞,树立起了自己的文化品牌。尤其是这些节目都直面生活,不回避矛盾,在医患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急诊室故事》“通过78个摄像头、66路现场收音、全天24小时记录”无死角拍摄,把“真实呈现”做到了极致。《人间世》把几个失败病例呈现在观众面前,首度直面医疗中的“不完美”。《生命时速·紧急救护120》首度将镜头对准120急救医生,真实呈现了院前急救的难点,病情凶险、生命抢救、复杂判断、艰辛努力……汇聚在小小的救护车内。而《听·院长说》则在荧屏上还原了一个个真实的医院院长。正是上海这些电视节目的不断创新,对医护人员进行真实、立体、感人的艺术呈现,拉近了百姓与医院的距离,不仅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也在全国电视界树起了文化品牌。本报记者 俞亮鑫
记者手记
真实感
在《听·院长说》中,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讲述了自己陪伴母亲度过生命最后一个月的故事,他理性地告诉观众,在绝症晚期已无法医治的情况下,应该让病人有尊严地离开,而不该过度医疗增添病人的痛苦。长宁区妇幼保健院院长方文莉说,自己初到上海工作时,曾受到一些上海病人的轻视,但她用自己细致周到的服务感动了这些病人,最后,这些病人纷纷向她认错道歉……
这些故事都来自院长们的亲身经历,说来生动鲜活、真实可信,让观众感同身受,具有极强的代入感,因而节目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