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国际消费城市
尚玉英表示,本市将加快集聚更多最新最潮的消费品牌,使得上海形成集新品发布、展示、推广、交易、销售于一体的全链条,带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
据了解,上海已是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全国首发的首选地,也是全国“首店”“旗舰店”最集中的城市,2017年在沪举办全国首发活动的品牌有1265个,举办各种发布活动592场,有226家“首店”进入上海。今年一季度,全国共有97家首店(不包括港澳台16家),其中落户上海50家,占比超过一半以上。
“但对标纽约、巴黎等公认的国际消费城市,国际知名高端品牌在上海举办首发活动还不够多。”尚玉英表示,上海计划于5月底举办“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的启动仪式,吸引国际国内名牌新品、老牌新品、名家新品和新人新品在沪发布,让更多最新最潮的消费品牌在沪集聚。
黄浦区副区长陈卓夫透露,黄浦区正在打造新品发布地标性载体,即“一带两轴五区多源”,包括外滩、南京路、淮海路、新天地、思南公馆、人民广场、8号桥等。
投资百亿元重塑商业地标
核心任务之二是营造最优最好的购物环境。尚玉英指出,要主动顺应“线上+线下”“商品+服务”“零售+体验”等消费发展趋势,优化商业规划布局,引领消费业态潮流,从商街、商圈、特色商业街区的商业业态、街区形态、文化生态、消费生态等方面不断努力,提升软硬件水平,建设艺术商圈、智慧商圈、诚信商圈,特别是要建设精品云集享誉世界、服务创新引领全球、消费环境优质舒适、监管模式接轨国际的世界级商圈商街。
陈卓夫表示,针对重塑“中华商业第一街”“百年淮海路”,黄浦区将从场景、品牌、文化、服务四个方面着手。“这两年南京路、淮海路加上豫园,在商业地标重塑性改造上总投入超过100亿,有21个项目,涉及78万平方米。今年就有5个项目将要完成,包括第一百货商业中心的收尾工作,世茂广场、新天地广场、淮海青少年商厦、雪豹商场都会重新开业,新世界城未来也会以新世界休闲港湾的形象出现,外滩·中央二期也在进行中。”
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指出,“根据上海市商业网点的布局规划,上海地区级商业中心与地区公共活动中心相结合,服务于本区域及周边区域的消费人群,依托交通枢纽、旅游景点、大型居住区和商务区,商业设施总建筑面积不低于30万平方米。外环线以内规划形成22个地区级商业中心。”
吸引更多境外消费回流
核心任务之三是加快实现最高最划算的购物性价比。尚玉英表示,要以自贸试验区3.0版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内贸流通改革创新,不断突破制约零售创新发展的制度瓶颈,大力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建立进口消费品境内外比价监测机制,引导国际消费品牌合理定价,提高商品和服务消费的价格竞争力。同时,充分发挥上海每年航空旅客吞吐量超1亿人次的优势,向国家部委争取更多吸引境外消费回流的免税政策在上海先行先试,着力提升机场、码头等口岸免税店的水平,扩大购物离境退税商店规模,创建离境退税示范街区。
浦东新区商务委主任辛雅琴表示,利用自贸试验区的先发优势,支持商业创新是浦东新区政府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的重要举措,浦东新区要在四个领域持续探索制度供给和服务创新。一是降低新零售准入门槛。二是发挥好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功能,进一步提升浦东乃至上海跨境电商的贸易规模。三是持续推动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力争打造森兰平行进口汽车主题园。四是打造国际高端商品的消费中心。今年年底一个新的商业地标——老佛爷即将在小陆家嘴落地,“浦东新区借此机会要积极探索实践保税展示功能,第一时间展示发布国际高端品牌时尚新品。以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制改革试点为先发优势,做大化妆品国际贸易平台,使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应季化妆品与国际市场的‘零时差’。”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