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申请当日颁证
便利蜂商贸集团华东区总经理薛恩远告诉记者,今年1月,便利蜂就考虑在门店销售热餐,覆盖周边居民的三餐,但因热餐涉及冷冻餐食到店加热以及在保温的前提下分餐销售等环节,与现有的便利店经营业态不符。面对这一难题,企业就向市食药监局“求助”,也很快得到了回复和帮助。
今年3月,结合“大调研”,市食药监局先后带队到便利蜂调研走访,实地开展风险评估。之后,还开展研究讨论,形成了《关于小型超市(便利店)从事菜肴复热、分装类经营活动食品经营许可监管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并多方听取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徐汇区市场监管局也多次派人到店指导,根据《工作指南》要求的条件和标准装修,不足的地方提出修改,店家逐条落实后,工作人员还要上门复检。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乌建国表示,当日申请当日发证的“上海速度”背后,正是多方将工作跨前一步完成。
昨天下午,在审核书面材料后,徐汇区市场监管局根据新出台的《工作指南》规定,从场地、冷藏或冷冻设施、复热与保温、清洗与消毒、保质期、原料、加工和销售过程控制和过保食品的销毁等8个方面,到现场进行核查。经核查,该店已符合许可条件,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开通绿色通道,当天下午4时半向企业核发了新的食品经营许可证。
最快本周四上“热餐”
便利店内卖热餐,这件事其实并不新鲜。早在几年前,7-Eleven便利店就卖过热菜热饭,但在把控食品安全风险的条件和技术上并不成熟。“分餐、销售区域和其他货品并不隔开,容易交叉污染,后来就被叫停了。”上海市食药监局食品流通处处长忻元庆告诉记者,在前期对部分便利店现场调研后,此次制定的相关标准,对热餐的场地要求、复热温度控制、原料保质期管理、容器清洗、餐具消毒、过期菜品如何处理等都提出了具体细则,从而控制食品安全。
此次发布的《工作指南》中,有一条规定引人注意——复热完成后的菜肴应当在备餐专间内保温,保温时间从复热完成时起算不得超过4小时,超过4小时的应予以销毁。这该如何监管?徐汇区市场监管局有关人士表示,菜肴保温超过4小时,本身的卖相就很差。而且,徐汇区市场监管局目前将这一新兴业态列为食品流通高风险项目,会加强现场抽检,之后还会考虑借助调取现场监控等辅助手段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并在店内公示每次监督检查的结果,确保市民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记者看到,和原来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相比,这张新证只是在经营项目上多了“热食类食品制售[简单加热(含菜肴复热)]”这一项。而拿到新许可证后,便利蜂最快将于5月10日中午开始供应盒饭,总共18个菜品,分大荤、小荤、蔬菜和米饭。
本报记者 裘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