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与贵州省遵义市自2013年开展扶贫协作以来,坚持“民生为本、教育为先、产业为重、人才为要”的方针,共实施各类项目303个,集中投向产业发展、农村建设、劳务协作、社会事业、人才智力支持等领域,7.75万农户、23万贫困人口从项目中直接受益。遵义市贫困人口从36.97万人减少到21.6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5%。
习水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3年对口帮扶以来,上海市累计投入资金6095万元,促进当地民生改善。应勇一行来到习水县中医院,走进康复疼痛科病房,十几位当地群众正在医护人员帮助下进行康复治疗。医院负责人说,上海的帮扶让臭氧治疗仪等一批先进康复设备第一次进入习水县,也为医院康复科成为省级重点专科打下基础。从此,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进行康复治疗,贫困户还能享受费用减免。明年,由上海参与援建的康复中心将建成使用,进一步提升康复治疗服务水平。
产业帮扶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重要举措,遵义独特的物产资源成为产业帮扶的切入点,金钗石斛就是其中之一。应勇一行走进赤水市复兴镇张家湾金钗石斛产业园,爬山察看种植基地。应勇询问石斛的种植、经济价值和农民增收情况。镇干部介绍说,石斛是当地百姓的“摇钱树”,上海参与援建了石斛产业园、凯旋村旅游小镇广场、凉江村大棚石斛和盆景、石斛精深加工等项目。通过创新利益联结模式,贫困户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分红、务工和产品直销获取收益,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5.22%下降到去年的1.7%。
就业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困难群众对扶贫协作成效最有发言权。良村镇大安村村民汪汝洪一家是习水麻羊项目的受益者。应勇来到汪汝洪家里,与他们拉起家常。儿子汪兴文说,以前家里因病致贫。有了麻羊项目后,他们免费领到公羊,养羊并卖给收购企业,当年收入2万多元。现在家里养了84头羊,今年收入有望翻番。
遵义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土城镇是“四渡赤水”主战场,正积极打造土城文化旅游品牌。应勇一行瞻仰了四渡赤水纪念馆,并步行考察土城特色旅游小镇建设。土城镇负责人介绍说,去年上海市帮扶资金支持“智慧旅游”系统建设,搭建起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人车流量监测管理系统及1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无线WIFI系统。这一举措助推多个景区申创A级景区,覆盖1300余户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