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50余万持证残疾人,让这一部分特殊困难群体与全市人民共奔小康,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也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全市残疾人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聚焦基本民生,突出需求导向,建成了具有上海特点的残疾人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社会扶残助残的人文环境日益浓厚,残疾人在城市发展中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今天是第28次“全国助残日”,本周是第19次“上海助残周”,全市举行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十三五”进程过半,上海将围绕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让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逐步实现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今天是第28次“全国助残日”,5月14日至5月20日是第19次“上海助残周”。近日,上海各区举行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有的形式新颖,有的立意深远,有的活泼有趣,有的创新模式,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自残联组织成立30年以来上海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成果,也展示出残健融合、同程小康的文明进步。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和全社会扶残助残的热烈氛围让“全国助残日”和“上海助残周”亮点纷呈,精彩连连。
杨浦:残健融合健步滨江
5月16日,在杨浦区滨江示范段,红橙蓝绿白5种颜色组成的步行方阵顶着烈日健步而行,点亮了北外滩的灰色健身步道。杨浦区残疾人和健全人志愿者共同组成轮椅助行队、盲人低视力光明队、聋哑人无声手语队、阳光之家学员代表队、特教学校青少年联队5支队伍,参加到“残健融合快乐行”的助残日主题宣传活动中。
领头的残奥会金牌选手王婷和王彦章虽然坐在轮椅上,但在助行志愿者推行下,他们的前进速度一点不比别人慢,这也是“十三五”期间上海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活动中,杨浦区残疾人教育与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同时揭牌,杨浦区残疾人法律援助志愿者团成员获颁证书。
嘉定:微公益关注沉默少数
5月18日,嘉定区“奏响生命乐章 共享温暖阳光”主题活动在嘉定区“阳光天地”残疾人活动中心举行。以“众人拾柴 聚爱筑梦”为主题的2018年嘉定区10个助残微公益项目在活动中发布,8家社会组织和单位积极认领,共募集到现金与实物共计60万元。
这些微公益项目的诞生都得益于大调研走访中的听民情、察民意,在服务对象和内容上均有所创新,而且,切口小、门槛低、覆盖广、易见效,吸引了许多原先并不了解残疾人的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承接项目的机构也拿出爱心,低于市场价提供服务,让“沉默的少数”不被遗忘。
普陀:开助聋门诊手语服务
5月17日,普陀区残联与区文化局、甘泉路街道联合举办第28次全国助残日暨普陀区残联成立30周年文艺汇演。活动为上海市第9届残疾人运动会获奖的普陀区运动员和单位颁奖。普陀区残联“同心家园 同奔小康”微视频故事大赛也进行了颁奖。活动同时宣布,普陀区残联与普陀区人民医院深度合作,开通“助聋门诊手语服务点”,为聋人解决了就医中沟通不便的难题。
助残周期间,普陀区还举行了“阳光杯”足球友谊赛和特奥旱地冰球联赛。在足球场上,上海绿地申花足球俱乐部和五星体育广播频道的志愿者们与上海脑瘫足球队队员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足球比赛,并赠送球衣和签名足球等礼物。
长宁:表彰扶残助残先进
助残周期间,长宁区组织50余场各类扶残助残活动,包括文化、体育、知识讲座、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等各个方面,2018年长宁区残疾人运动会及长宁区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也同时启动。在长宁区扶残助残先进表彰仪式暨文艺汇演上,残疾人技能之星、残疾人运动健将、助残康复之家、残疾预防之家、残疾人体育之家、爱心助残企业等数10家单位及个人获得表彰。
长宁区还在助残周期间下拨经费近160万元,对全区重残无业、大病重病、一户多残等近8000户特殊困难残疾人开展帮困慰问。
浦东:阳光之家展非遗绒绣
在浦东新区“阳光之家”的“乐在阳光,爱伴你我”主题交流活动上,学员们展示了非遗绒绣学习成果,10个街镇的“阳光之家”获评“一星级阳光之家”“二星级阳光之家”和“特色阳光之家”。浦东新区引入乐爱社工师事务所作为社会化机构托管全区“阳光之家”,规范管理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非遗绒绣项目的就业培训就让有十字绣和传统手工艺爱好的残疾人在获得艺术欣赏和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得到了经济上的改善。在现场展示和义卖中,他们的绒绣作品广获好评。
金杨新村街道也在助残周期间开展关爱残障人士文化艺术节活动。据乐爱社工师事务所介绍,在过去几年以送康复上门等为主要助残服务形式的基础上,今年响应残疾人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上门送文艺培训、演出,并组织了这次全部由残疾人表演节目的艺术节活动。他们的节目虽然相较专业演员还显得稚嫩,然而,对艺术和阳光的向往却感动了观众们。
静安:创新阳光家园服务
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残疾人在助残周中得到一份礼物:街道“阳光中心”正式开放,除了为“阳光家园”学员提供社区支持外,同时面向其他类型残疾人提供无障碍电影、残疾人家庭子女暑期作业辅导、聋人养生讲座、沙盘心理疏导等服务,覆盖各类型残疾人。中心还利用与街道“长者之家”相邻的资源,吸引社区企业参与,利用科创小屋的3D打印技术等培训共同打造残健融合、开放共享的优势服务。
黄浦:圆特奥孩子微心愿
“我想弹琴,想要一台自己的电子琴”“我想要一个定位手表,妈妈可以随时知道我的位置”“爸爸去年摔了一跤,走路不方便,我想送他一个手杖”“我喜欢打篮球,喜欢姚明,我想要一个姚明签名的篮球”“我们想要开间咖啡屋,这是所有毕业班学生的梦想,可以享受生活的乐趣”……
在5月20日“2018爱心上海·特奥千愿圆梦行动”中,上海各辅读学校和阳光之家智障孩子们的1013个微心愿正式向社会发布。活动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特殊关爱基金会和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是上海首次集中面向智障人士征集和实现心愿的大型认领活动。活动中,孩子们的朴素心愿打动了许多爱心人士,黄浦区消防中队、税务局、安利公司、建行黄浦分行等单位和个人现场认领了部分微心愿,预计今年内这些心愿将全部实现。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