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钟扬》主创团队从今年初开始,辗转上海、西藏、昆明多地采访钟扬的同事、学生、朋友;深入钟扬教授曾经工作过的实验室、种质库、科普基地等地,并远赴藏北那曲野外观测站,体验钟扬教授的高原工作环境。采访行程达数千公里,以尽可能多地挖掘、感受、提炼与钟扬教授有关的事迹、细节。
广播剧《钟扬》围绕钟扬教授十六年援藏生涯的主线:初到西藏,拥抱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资源,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又深感为西藏培养高端科技人才、教育人才比个人开展生态学研究更为重要,将生命价值观升华到一个更宏大的层次;重病之后顽强地与病魔抗争,全力以赴将西藏大学的生态学科推上国际一流的水准,同时开启各种面向未来的生态科研项目,他的生命光辉因而永恒地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广播剧《钟扬》将藏族民谣《藏波罗花》谱曲再现,藏波罗花生长在海拔4500米的砾石滩上,它不畏高寒贫瘠,花朵硕大艳丽。这首流传于西藏高原的民谣,只有藏语词句,没有音乐,最初由钟扬教授培养的首位藏族博士扎西用英文写在自己的硕士论文篇头,钟扬看后十分喜爱,于是将它翻译成汉语并重新填词:“世上多少玲珑的花儿,出没于雕梁画栋,唯有那孤傲的藏波罗花,在高山砾石间绽放。”这首民谣原本歌颂的是爱情,而钟扬教授却用它来赞美在极端严酷环境中的顽强生命力以及对大自然的回报奉献。
据广播剧《钟扬》的导演、东方广播中心东方之声精品工作室首席制作人徐国春介绍,钟扬教授就像他热爱的高原生物一样,具有丰富的生命多样性,他既有作为科学家刻苦钻研、责任担当的一面,又有些像美剧《生活大爆炸》里充满戏谑精神的天才科学家,不愿被规则束缚、不走寻常的人生路。广播剧《钟扬》力图深刻揭示和展现钟扬教授“真实而有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