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2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拒绝生病
吴强
  吴  强

  为了生意,你没病也说你有病。还真别不信,举两个例子:

  数月前,一家医院招股书称,根据市场研究顾问公司报告,中国有1.8亿人患精神疾病,比例达总人口13%,即每8人当中就有1人患有精神疾病,以此显示医院发展前景如何广阔。这吓得我赶紧朝身边看,数到第7个人就不敢往下数了。不过,可惜,这家医院IPO被否了。

  最近,又有已上市制药公司根据一份报告,算出当下中国每5个男性中,甚至包括未成年人,就有一名相关性功能疾病患者,以此显示公司产品有多少潜在的消费者。于是,公司股价狂升,4位公司高管高位套现。至此,人们恍然大悟。自然,等待这家公司的,是监管部门的立案调查。

  病态说明比较扎眼,还有很多未必到病态的地步,但手法如出一辙。诸如你必须拥有什么、你的成功生活缺少什么、你一定要给家人/老人什么,等等。总之,想尽办法告诉消费者有多需要其产品;哪怕消费者实际上并不需要,也一定要通过啰嗦的、梦呓的、巧妙的说辞,让消费者产生需要的感觉,并成为其盈利点。

  更有甚者,自从投资成为重要推手后,与其讲给消费者听,不如讲给投资者听。讲给消费者听,要费劲编织消费者信服的理由,要消费者心甘情愿摸出钱来;讲给投资者听,只要有“故事”,比如1/8神经病、1/5性功能障碍之类,如果投资者信了,“故事”就可以讲下去,钱就可以滚起来,至于是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问题时有没有违法违规,是否造成社会问题的转嫁、变种、积累,全抛在脑后。

  马克思在巨著《资本论》的一条注解中曾引用文字,生动说明资本的这种习性:“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但愿资本少让我们“生病”,也少让社会生“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家装专版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体·广告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科艺T台/新民教育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环球
   第A24版:论坛/新民环球
高考在即 考生为何越来越淡定
超大无顶式创客空间让学生脑洞大开
《抗糖路上爱相伴》第四版发布
拒绝生病
甲状腺癌成沪女性第一高发癌症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拒绝生病 2018-05-24 2 2018年05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