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2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旦之清
米 舒
  米 舒

  王旦生于后周显德四年,因其出生在凌晨,故名旦。王旦是兵部侍郎王祜之子,天生相貌奇陋,华山道人见其异相,便断言:“其人日后大贵。”

  王旦从小好学不倦,沉默寡言,做事却极认真,他23岁进士及第,任大理评事,后赴平江任知县。因其文才了得,任著作佐郎,参与编修《文苑英华》。王旦33岁在弘文馆当值,后步步高升。因其岳父任要职,王旦上奏为避嫌,不赴吏部任职,改为礼部郎中。

  宋真宗即位后,拜王旦为中书舍人,后任参知政事。王旦为官,行事坦荡,平时与群僚很少谈笑自若,常常默坐无言。宋真宗在朝中遇到难事,众臣意见不一,王旦会缓缓说出一番话来,令四座叹服。王旦从朝廷回家,进入静室独坐,其弟不解,以此问旁人,年长者曰:“刚议论之国事,王旦会从长计议,考虑再三,他是深忧国事也。”

  其实,不好言语的王旦,善于思考,以知人而闻名于世。王旦一生处世谨慎,洁身自好。他被宋真宗任命为宰相,为相十一年,秉公处事,虽家中宾客不绝,却没有人敢因私情来求王旦。在北宋朝廷中,王旦以清名自居,勿与浊流为伍。

  王旦知人善任,位及宰相,大权在握,但他严以律己,不好结党营私,又清廉坦荡,他说话不多,群僚欲与其亲近,往往难以深交。王旦考察下属,必亲与其人交谈,在起用人才之际,又多方征求意见,对识拔之人,观其人其行,严加考察,然后荐之。故王旦所保举之人,皆得重用。当朝奸佞丁渭几次在宋真宗面前说王旦坏话,王旦知之,也不辩解。幸亏宋真宗知王旦为人,不与小人合污。当时史官修撰《真宗实录》一书,记载当时才俊,大都为王旦所荐,但王旦从不张扬,也不对外人言,他死后,众臣阅《真宗实录》,方知王旦用人为公,从不因荐举人才而受人恩惠。

  王旦任相时,与寇准同朝为官,寇准敢说敢做,但刚愎自用,喜欢找茬儿,王旦对此不卑不亢。一天宋真宗召见王旦,称赞他处事井井有条,又告王旦,寇准常说王旦的坏话。王旦也不生气,说:“我做事公正,这是应该的,有人议我之恶,说明我任相日久,必有不足之处。寇准做事竭心尽力,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宋真宗听后无语。

  寇准后被罢官,他厚着脸皮去见王旦,请王旦帮忙他保住宰相头衔的虚职,王旦断然拒绝,寇准对此恨之入骨。后来,国家任命下来,寇准保留了使相头衔一职,大为感激,他在见到宋真宗时流泪感激,宋真宗淡淡地说:“你这个职务,是王旦爱卿推荐的。” 寇准闻之,大为惭愧。

  王旦知人之深,对群臣考察衡量都有一个度,他虽推荐重用了不少人才,但从不自己告诉升官者,也不接受任何贿赂与厚谢。

  王旦61岁病重,宋真宗亲自和药喂之。并请王旦推荐辅臣,王旦却不回答,真宗再三询问,王旦这才勉强说:“以臣愚见,不如用寇准。”宋真宗说:“寇准刚正狭窄,您再考虑一个。”王旦回答:“其他人,臣不知也。”王旦死后一年,宋真宗任命寇准为相。

  王旦请生前好友杨亿撰写遗表:“原为宰相辅臣,未替宗族亲戚求一官半职。每天亲自处理各种重要事务,稍减忧劳之心。”又告诫子弟:“我家盛名清德,应致力于俭朴,不许太奢侈,勿将金银财宝入棺。”宋真宗为之感叹,赐银五千两,王旦病中辞谢:“家中已多财物,请陛下赐平民。”王旦死后,谥文正。此是北宋年间对逝者最高的评价,北宋文臣中第四人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家装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连载
   第A21版:阅读
   第A22版: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24版:家装专版
与陌生人撞个满怀
栀子花 白兰花
不只土,更有味
童年尬事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痛风患者运动要平和
老太的喟叹
王旦之清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王旦之清 2018-05-25 2 2018年05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