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没有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或证照不齐全,出现超纲抢跑和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培训机构培训成果与中小学招生入学挂钩,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等行为,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培训机构讲,或者诱导逼迫学生参加校外机构培训等行为。”
——教育部这次督查行动,重点指向校外培训的六类问题。
“社会培训机构确实有乱象,有乱的一面,另一方面社会又有需求,实际上也是对教育的供给,我们还不能够一打了之,一方面要注意到依法治理,同时教育还要专业治理,也要综合治理。”
——三部门联合督查组华中组组长左华荣表示。
“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要按照审批机关核定的机构名称、办学地点办学。不得自行合并或设立分支办学机构,不得擅自改变或者增设办学地点。”
——金华市《规范市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办学的通知》第三条有明确规定。但在金华,校外培训机构无办学资质的现象普遍存在。
“我们这个不是培训,我们这边是托管,平时可以来写作业。”
——某教育机构在楼道里有写着名师指引、线上课程等字样的广告,但有媒体以家长名义咨询小学生培训时,一位老师这样回答。据知情者透露,在教育培训市场,证照资质不全或超范围经营的现象非常普遍。
“课外培训和辅导,本是正常的需求,但是如果缺乏政策监管,过度和无序发展,最终受伤害的还是家长和学生。”
——有专家认为。
“小学三四年级,最好是一对一,养成习惯是最好的,很快期末考试了。最好现在开始,因为可以让老师迅速帮助提一下学习成绩。”
——某培训机构老师面对咨询时这样说。
“我们做过问卷统计,当时我们学校有百分之三十的家长放学后都送孩子到机构里去,我们实施看护以后,其中大概有一半的家长确实回流了。”
——上海长宁实验小学校长潘宗娟表示,对于很多双职工家庭来说,三点半放学的孩子无处安放,课后托管的确存在需求。但在上海,97%的公办小学已开设课后服务,年底可实现全覆盖。
“这就是一个剧场效应,别的孩子坐着看,后面孩子站起来看,那我们到最后就必须一浪推一浪,站在椅子上看,这就是剧场效应。”
——上海家长曹丽静对此表示。在校外培训热的背后,有一个流行词叫做家长的焦虑,明明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轻松一点,但是一看周围的孩子都在补课,只好也奔忙在补习路上。如何化解家长的焦虑,需要教育部门和家长共同努力。
“一经查出招生升学和培训机构有关联,对相关学校要削减招生名额和扶持经费。”
——上海出台严厉措施,针对此次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切断培训成果和中小学升学之间的联系乃重中之重。
本栏编辑 吕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