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的情书》的剧本灵感来源于美国著名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莱特的自传体小说,直译是“从未住过的地方”。房子和感情被导演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指男女主人公作为建筑师无法住在为客户设计的房子里,另一方面则隐喻两颗孤独而无处安放的心。
网上的剧情梗概只讲对了一半,这部电影确实关乎感情。当然,爱情是影片的一部分,但却是次要的部分。饰演女主角弗朗西斯卡的艾曼纽·德芙仿佛是契诃夫笔下的女主人公,很好地诠释了女性的忧郁和感伤。影片没有局限在家庭伦理和人生第二春里,中年危机的爆发中,有两个灵魂间的惺惺相惜与相见恨晚,也有对自己热衷事业的“朝花夕拾”,还有来不及和解的父女之情。
这部电影是有门槛的,对演员和观众都是如此。演员需要靠眼神和细微的动作来传递内心深处的情感,营造一种渴望却又克制的氛围。观众也非常需要有耐心,多数人也许会时不时神游一下。
摄像为影片带来了鲜明的暖色调,有时焦距并不太准,呈现出若隐若现的轮廓,以影射剧中人物过去、现在和将来混乱地交织在一起,令人想起法国画家皮耶·勃纳尔的作品和印象派大师莫奈的《鲁昂大教堂》。
年过半百,才会去总结自己的前半生,审视自己的抉择,回看自己犯过的错误……对于弗朗西斯卡的最终选择,浪漫主义者会觉得这样的选择是错误的、失败的,但事实却证明这是最适合她的。弗朗西斯卡的前半生一直在做自己的囚徒,第一次在自我意识下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这也是她人生的一种胜利。
这部影片更多的还是在讲述生命和时光不可避免地流逝,讲述时间给我们的和没有给我们的……
见习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