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赶到团里的上交团长周平也捧着手机紧盯抢票信息,当屏幕上陆陆续续出现售罄的红色字样,办公室传出欢呼声。“我们的员工也都守在电脑前抢票!气氛比拍车牌还紧张”,周平告诉记者。回忆几年前刚探索乐季预售票机制时,周平就憧憬:“什么时候我们的努力能改变观众的购票习惯,售出的预售票能占总票房的40%就好了。”如今,梦想成真,近两年预售票售出量已占总票房51%。
昨日,上海交响乐团2018-19音乐季对外发布,新乐季将于9月9日由音乐总监余隆执棒上海交响乐团,并携本季驻团艺术家著名男中音托马斯·鲍尔以马勒的《旅人之歌》开幕,首尾呼应的是明年6月28日余隆执棒上交再以马勒的《第五交响曲》收官。
排队买票
令人惊讶的是,发布会尚未结束,已有嗅觉敏锐的乐迷冒着高温赶到上交音乐厅排队。
明明要今天上午9时才开票,且线上线下同一票池、同时开售,为何还要提前一天来排队?有虔诚的资深乐迷表示:“怕家里网络瘫痪,抢不到心仪的热门票。”也有不少“新人”则表示:“虽然迷上的交响乐,但真谈不上专业,排队的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有‘老司机’带路,选择曲目更有方向。”
新鲜饱满
“新鲜”是上交新乐季的关键词,在最新推出的视觉海报中,圆号在充溢着饱满汁水的橙片中泛着金色的光;长笛银色笛身在青瓜嫩嫩的果肉中似是初生般光洁……据悉,上交新乐季共有74场演出,涵盖交响、歌剧、室内乐和跨界演出等多种类型。上交音乐总监余隆表示:“保持新鲜是上交音乐季的重要命题,我们力求人和曲目的甄选既能满足老乐迷,又能吸引新观众。”
填补空白
据上交团长周平介绍:“新乐季中有不少‘该听还未听’的曲目,能帮助乐迷填补音乐板块中的空白。”其中,被《法国世界报》誉为近20年来最出色的歌剧《切肤之痛》,在推出当年几乎横扫欧美乐坛,虽然故事略显阴郁,但作曲家用音乐恰如其分地与剧情交相呼应,细腻的管弦乐作曲能力表明这位曾与陈其钢同时师从梅西安大师的作曲家不愧被称为“20世纪的莫扎特”。
委约首演
而两部委约作品的首演,也将中国元素注入乐季底色,努力打造原创品牌。首位华人普利策奖得主周龙受上交委约创作的《山海经》将在本乐季全球首演,作品将以中华神话为基础,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魅力;同时上交委约叶小纲重新改编歌剧《咏别》,也将以交响组曲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大师云集
届时,不但在世界杯开幕式一炮而红的俄罗斯女高音阿依达会露脸,曾因“没收”观众手机而引发争议钢琴家齐默尔曼也将来沪。成名60载的钢琴女大祭司阿格里奇、以色列爱乐的神秘新掌门沙尼都将献上申城首秀。古乐大师赫雷韦赫虽非首度来沪,却是第一次执棒中国乐团,克利夫兰乐团20年后再度访沪和首访上海的琉森节日乐团,也是新乐季中的“爆点”。
此外,青年作曲家周天名扬国际乐坛的《乐队协奏曲》,将由日本指挥福村芳一执棒,而中国文化迷潘德列茨基新近完成的交响曲《中国诗歌》也备受期待。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