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嘉松中路赵巷出口至佘山地铁站没有人行道~~~
嘉松中路赵巷出口至佘山地铁站没有人行道~~~
嘉松中路赵巷出口至佘山地铁站没有人行道~~~
嘉松中路赵巷出口至佘山地铁站没有人行道~~~
     
2018年07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嘉松中路赵巷出口至佘山地铁站没有人行道
5公里路段人车混行抖豁豁
陆常青 蒋鸿之 沈添祺
■ 行人走在非机动车车道上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近日有市民向本报夏令热线反映,嘉松中路赵巷出口至佘山地铁站有一段约5公里长的道路没有人行道。附近小区居民出行与自行车、电动车共处一道,存在安全隐患。记者昨天驱车前往现场探访。

  人车抢道混行

  嘉松中路从赵巷出口往南至轨交9号线佘山站长约5公里,道路宽阔,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上车流如梭,两边都有几米宽的绿化带。记者驱车行驶在这条大马路上,路况良好,周边绿意盎然,空气清新,让人感觉心情舒畅。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道路两旁没有设置人行道。行人在这条路上步行,和开车的感觉迥然不同——“无路可走”,只能被迫走上非机动车道,助动车、电瓶车从身边飞驰而过,险象环生。更有甚者,一些非机动车骑行者不遵守交通法规,逆向行驶,人车混杂。另一些行人则选择走上了绿化带。

  记者与行人一起在嘉松中路上走了大约1公里,全程左顾右盼,经常需要闪避身旁“嗖”一声驶过的电动车和自行车。每次经过路口时,都要时刻保持警惕,观察车况,稍不留神就可能发生危险。

  记者还观察到,近1.5米宽的非机动车道,电动车和自行车约占三分之二空间,行人能够通行的区域,只剩不到半米,上下班高峰期更显拥挤。

  公共道路设施残缺,对普通市民出行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对行走不便的老年人和视力障碍等残障人士,更是增添了出行阻碍和极大安全隐患。

  邻近大型社区

  记者了解到,这条路周边以前居住区较少,近些年搬来的居民越来越多,而主干道嘉松中路属于出行的必经之路。“出去坐地铁,都要走这条路。许多非机动车速度快,有时闪躲不及,受惊吓倒还好,就怕出事故。”住在附近的王女士抱怨道,许多居民都觉得没有人行道很不方便。

  这一路段位于松江区与青浦区交界地带,一端连接轨交9号线佘山站,而另一端随着17号线去年开通,距离嘉松中路站和赵巷站也都不远,进一步拉动了周边的人气。同时,这段路邻近佘山北大型居住社区,陆续建成多个小区,规划入住12.5万人。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可家门口的郊区快速路却没有及时改造,给居民们带来了安全隐患。这与佘北大居“未来佘山中央居住核心地段和大虹桥最佳居住区”的目标显然有一定差距。

  明年拓宽改造

  上海市路政局相关负责人解释,在建造时,嘉松中路是按照二级公路来建的,因此两侧没有设计人行道。近几年,随着道路两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多、车流量增大,当初的公路设计标准已经跟不上城市化发展的步伐,此前也接到过相关投诉,有必要增设人行道。

  市路政局从去年开始接管嘉松中路,结合养护工作实际,从便民角度出发,计划明年将对嘉松中路拓宽改造,并在道路两边设置人行道,明年将实施完成。届时,困扰居民多年的“行路难”问题有望解决。

  本报记者 陆常青 

  志愿者 蒋鸿之 沈添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生态上海·专版
   第A10版:科创上海
   第A11版:综合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慈善专版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汽车周刊
   第A2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5公里路段人车混行抖豁豁
小区小花园沦为“三不管” 烦人
今日投诉
空调外机百叶窗从天而降 吓人
新民晚报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A085公里路段人车混行抖豁豁 2018-07-25 2 2018年07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