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出个念头
楼道装修美一美
华利公寓是老旧的高层,上世纪90年代建成,随着小区开展综合治理,大楼外面被翻新。这时,3号楼403室居民肖立法家也在重新装潢。里外都有“新颜面”,再对比陈旧的楼道,肖立法冒出了念头:把4楼楼面公共空间也改造下?
肖立法是20多年前买的房子,但这么些年跟左右邻里就像是“熟悉的陌生人”,邻居大多只是在电梯里碰到时的“点头交情”。肖立法说:“自从有了改造‘大计’,便试着去敲邻居家的门。”他先找到406室的傅红武。没想到一拍即合,两人再一起找其他5户邻居,没想到大家都很赞成。为了探讨细节和可行性,7户邻里建起微信群,在群里“头脑风暴”,后来大伙儿又聚在一起开了两次会,大家说“美化楼道要搞得漂漂亮亮的”。
付出点行动
七家商议同出力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现在还加上了一条“有脑袋的出脑袋”。407室的陈逸中是位资深设计师,完美的“梦想改造家”团队就此诞生:陈逸中担任设计总监,肖立法当财务总监,傅红武做总监理,除此之外还有采购总监、后勤部长……参与过不少大型场馆设计的陈逸中没把楼道改造当小事,他熬了两夜设计出8个不同方案,还配上预算明细表,发在微信群征求意见。经过民主投票,一个“让每户人家都开开心心”的方案最终出炉,预算总价37000元左右,各家平摊凑齐了经费。
评估施工方案、跑建材市场比价、跟施工队洽谈,7户人家忙得不亦乐乎。肖立法跟自己工程队说尽快把楼道做好,自己的房子缓一缓。傅红武每天在工程队旁跟进,年初生病住院手术还念念不忘家门口“工程”。一得到医生的“特赦令”,就赶忙回家继续“监工”。一天晚上,傅红武想起悬挂在墙角的杂乱线路,立马从被窝里钻出跑到楼道整理线路,几天后楼道“架空线”规整得整整齐齐。
楼面装修让邻里情飞速升华:铺地砖时,几户人家轮流给在忙乎的邻居送茶水和水果,密切的交流让相互间感情日益深厚。肖立法说,“有段时间我出国不在家,快递都是老傅帮我拿。”
多花些心思
公共客厅有颜值
两个多月的全心投入,4楼公共空间完成“美妆”,“现在每天回家都是享受。”装潢完成后,大家再提升“颜值”:亮堂的电梯厅有点空落落,肖立法搬来沙发和小桌子,供休息聊天;401室的女主人把打理得漂漂亮亮的花草盆栽放在沙发边和窗台上;为了加强安全防范,傅红武给电梯厅装上监控;402室女主人在网上定制复古风的古铜门牌号。整个4楼一片温馨与温情。肖立法笑说,“每次乘电梯上楼回家,4楼电梯门一打开,其他楼层邻居都会惊讶‘什么情况’?然后不知不觉就跟着出了电梯。”“公共客厅”很快引起小区居民的关注,大家为这样的美丽行动和邻里情谊点赞。
通讯员 耿洁玉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