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为不同的文创人才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扶持,上海一直在努力,无论是去年底“文创50条”的重点提及,还是今年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全方位关注。对青年人才,政府把解决“海漂”文化人才安居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加大人才公寓、公租房保障力度;探索文创人才享受居住证积分加分等政策,鼓励青年人才扎根上海;甚至要探索将文化创意产业重点专业纳入非上海生源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目录。对专业人才,也正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将紧缺急需的文创相关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列入职业技能补贴培训目录。对高端人才,正在不断简化永久居留证件和人才签证办理程序;还试图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对更高端的人才,上海也正在设计针对文化艺术人才的“荣典制度”,将会构建起一套覆盖老、中、青年艺术家和外来文化艺术人才,具有跨行业、跨职业、跨系统、跨部门,突破年龄、突破职称、突破地域、突破单位的全方位评价系统……桩桩件件,背后无不是这座城市对人才的关心和爱护,对文化产业的关切和期望。这一次,上海在全国首推网络作家职称评定,就是这些举措的具体体现之一。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