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沪上部分小区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箱不再臭烘烘~~~
沪上部分小区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箱不再臭烘烘~~~
沪上部分小区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箱不再臭烘烘~~~
沪上部分小区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箱不再臭烘烘~~~
     
2018年08月0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沪上部分小区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箱不再臭烘烘
别怕不懂分类 培训教到你会
裘颖琼
  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既便于监督,又利于提升收运效率。上海在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上,将逐步向“定时定点”方向推行。这种看似有些不方便的做法,居民会嫌麻烦吗?实际效果如何?昨日,本报记者走访沪上部分已经开始试点的小区,倾听居民、志愿者、居委、街道的“心声”。

  垃圾箱房少了异味

  上航新村居民周琴芳告诉记者,小区在没有垃圾分类前,垃圾箱前一排摆着七八个混装桶,但垃圾仍不够放。“以前经常看到垃圾堆得满满的,地上污水横流,味道很臭。现在只有打开投放口,才能闻到一点点异味,苍蝇也看不见几只了。”

  上航新村和高登花园是紧邻的两个小区,共用一个垃圾箱房。作为长宁区第一个试点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小区,垃圾箱房先进行一番改造,设置“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四分类桶,还加装可以洗手的水斗、雨棚和照明。

  从去年10月18日开始,垃圾投放开放时间段为:每天7:00-10:00,17:00-20:00。上航新村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朱雪菊表示,投放时间确定后,要协调环卫调整清运时间,还要保证每个桶都被清洗冲刷干净。

  一开始要人盯技防

  许多小区都曾经历过一段“阵痛期”。位于虹桥路上的警备区第四干休所,自今年4月份推行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以来,居民支持率从最初的60%上升到100%,投放准确率从70%上升到99%,垃圾减量率从日均40.2%上升到55.61%。

  “一开始,垃圾箱旁固定安排两名志愿者,还有居委会干部,现场监督指导。”程家桥街道办事处主任游雁表示,开始时需要一次次手把手教,直到6月底居民垃圾分类基本都能合格了,居委会干部才撤了,志愿者也减到了一名。

  但也有不自觉的人,在非投放口时间把垃圾直接扔在楼道口和花坛里。小区就采取“人防+技防”的手段——每天巡查加上安装视频探头,及时发现问题后上门劝说。“一般人碍于面子,通常在几次教育后,就会好好分类投放”,上航新村志愿者吴仲健坦言。

  从不愿分到主动分

  为了鼓励大家分类的积极性,长宁区在硬件、队伍、制度上下功夫——改建小区垃圾箱房,设置“绿色账户”积分自助兑换机;组建党员、外来租户和青少年共同组成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落实例会制度、台账登记制度、巡查制度和数据分析制度,保障垃圾分类工作的长效运作。此外,对定点定时分类的小区还实行积分翻三倍的奖励。

  监督和奖励双管齐下,小区的垃圾分类越分越好,居民们从不愿分到主动分。84岁的警备区第四干休所居民戚道纶每天早上和傍晚,都会将在家分好类的生活垃圾,按规定投放到垃圾房。“刚开始不懂,也不太会分,后来看了宣传资料,再去参加培训。一周后基本知道怎么分,两周后已经完全能学会。”戚道纶说,只要习惯了,就不会觉得麻烦。

  上航新村租户多数是空姐、空少,因工作作息不规律,时常错过扔垃圾时间。小区发现他们一般是两、三人合租一间房,就要求他们自己排个时间表,没有飞行任务的人当天就负责扔垃圾。  本报记者 裘颖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都市小区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公告
   第A13版:公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家装专版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人物/新民环球
让更多进口商品从上海走向全国
别怕不懂分类 培训教到你会
垃圾分类,是每个人的事
上海:办事创业 一网通办
新民晚报要闻A02别怕不懂分类 培训教到你会 2018-08-02 2 2018年08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