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火灾发生的通南路所在地淞南镇,随消防等多部门对一商业街进行公共安全检查,结果发现不少商铺仍存在“三合一”等火灾隐患。
电磁炉放在凉席边上
下午1时40分许,检查组来到淞南镇上长逸路649号一家凉席店。店铺底部的墙边藏着一个通道,往后一转,是一个楼梯。爬上楼梯,竟是一个集仓储和住宿于一体的狭小空间,不仅堆放了大量可燃的凉席成品和材料,还摆放着电磁炉等生活用品,面对检查人员的质问,店员辩称“只是偶尔做做饭”。
“这是典型的‘三合一’场所。”据消防部门介绍,所谓“三合一”是指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一种或几种功能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场所,且没有严格的防火分隔,也缺少消防设施。“这些场所可燃物多,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凉席店隔壁是一家水果店,收银台后竟是一个临时搭建的厨房和卫生间,还有一架楼梯通向一间隔出的房间,里面放着一个液化气钢瓶。穿过厨房,检查组发现一个被纸箱盖住的接线板,拖着长长的电线,很明显是用于电动车充电,老板辩称晚上不住在这里,应该没有危险。对此,检查人员十分愤怒,“一旦发生火灾,很可能殃及楼上居住的居民。”
记者发现,在这些违法小店中,还藏着不少为逃避检查而设的“机关”。一家销售牛奶等食品的店内,墙壁上藏着一个个半米见方的洞口,钻进去里面“别有洞天”,存放着大量纸箱装的物品,一旦发生火灾,逃生很难。
严管到底彻底除隐患
在每一家存在火患的商铺前,检查人员都会拉起警戒线,将隐患部位物品搬出清理。检查组表示,此次整治,“该查封的一律查封,该搬离的一律搬离,该清人的一律清人”。对此,有商铺老板竟以“不够人性化”抗拒执法。
当检查组清理一家隐患商铺内物品时,老板忽然跳出来拽住检查人员:“你们要检查要执法,可以!但是我要借房子,要处理这么多东西,至少要给两天吧?”这时,一名围观居民立马戳穿了老板的借口:两天前已经有人到店里发了通知,“两天之后还要两天啊?”据这位居民透露,之前隔壁水果店里就住着人,几次三番检查后才在附近租了房子。但只要检查松一点,他们就会偷偷搬回来。“这次火灾太惨了,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严管到底,彻底消除隐患。” 首席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