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将于今晚正式开赛,在选手们正紧张备战迎接复赛时,九位国际评委也已即位。他们中有些是中国的老朋友,在30年中无数次造访这个国家、这座城市,后悔没能早点学说中国话;而另一些虽是初来乍到,却也被这座城市开放的姿态、热情的笑容迅速包围。无论新朋或旧友,都因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芭蕾文化和舞蹈氛围而欣喜雀跃。
担任此次大赛评委会主席的是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原艺术总监弗兰克·安德森。早在1995年,他还在丹麦皇家芭蕾舞团担任团长时,就曾受邀来到中国。当时,中国舞者在芭蕾中展现的强大感染力让安德森记忆犹新:“尽管芭蕾的源头并不在中国,这门艺术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也不算长,可是第一次看中国芭蕾舞者跳舞,就让我强烈感受到他们于舞蹈中注入的情感。”
同样观看了豪华版《天鹅湖》的安德森,再度感受了源自东方芭蕾的力量:“《天鹅湖》是古典芭蕾的源头,这部经典在一个半世纪以来被演绎无数次,却依然能俘获人们的心。这是经典的魅力,也是芭蕾的魅力。”安德森坦言,“今天在场的九个国际评委来自不同的国家、烙印着不同的文化,是《天鹅湖》让我们相聚,是芭蕾这门跨越国界、地域、文化的语言让我们能无障碍沟通,在彼此的舞蹈中获得共鸣。”
昨晚,评委们乘坐游轮浏览浦江两岸的美景,看到了夜色中璀璨的东方明珠,他们如孩子般纷纷摆起了芭蕾POSE。评委们纷纷感谢上海国际芭蕾舞大赛的举行,让他们有了相聚的机会,也让芭蕾这门语言能传递、感染更多的人,以舞蹈的力量架起人们心和心之间的桥梁。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