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打仗”全国遭殃
美国企业成为特朗普一意孤行的牺牲品。上月底,美国301审查委员会召集82位各行业协会会长、企业创始人、CEO,征求对向中国加征160亿美元商品关税清单的意见。结果,76人反对,仅6人赞同。他们不约而同地担心,加征关税将提高企业成本,破坏经营能力并导致岗位流失。这种担忧正变为现实。在南卡罗来纳州,一家名为“元素电子公司”的电视机厂6日宣布停产并解雇126人,只留8人看管厂房。公司表示,生产线上使用的关键零部件从中国进口,由于政府加征关税,公司不得不关门。
美国汽车和零部件制造商协会更是直白地告诉政府,中国供应商提供制造业领域最多工作岗位,直接影响50个州超过87.1万个工作岗位。
面对贸易战,美国农业受到冲击最大。对海外市场高度依赖的美国牛奶价格大跌,威斯康星州劳埃德家族牧场女主人萨拉考虑结束这个三代人苦心经营的牧场,“如果是以前,还可以考虑转行种大豆或是玉米。但这次贸易战,这些农产品受的打击可能更大。”
更多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也受到波及。从饮料到玩具,从汽车到服装,多家公司纷纷宣布涨价。由于美国对进口钢铝产品加征关税,可口可乐公司提高了在北美市场的价格,美国人将不得不买一罐更贵的可乐。
“超级流氓”伤人害己
美国商会警告,关税政策将打击多个行业,救助共需约390亿美元,是政府承诺援助金额的3倍。
在美国国内,对特朗普的批评声更是不绝于耳。著名时事评论员罗伯特·卡根称美国已经成了肆意妄为的“超级流氓大国”。另一方面,“受伤”的地方政府也坐不住了。洛杉矶市长埃里克·加塞蒂日前紧急到访亚洲,呼吁在特朗普政府严重损害美国声望的情况下,地方领导人更要采取措施,推动对外合作。
特朗普一意孤行地继续藉着贸易战到处“放枪”。殊不知,深度融合的世界贸易体系对于破坏者犹如一面盾牌,特朗普射出的关税子弹,最终飞向的仍是美国人自己。
首席记者 吴宇桢 本报记者 卫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