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文体新闻/文娱
     
本版列表新闻
~~~创新机制为上海国际文化赛事埋下基石
~~~创新机制为上海国际文化赛事埋下基石
     
2018年08月1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请评委把脉 全过程透明
创新机制为上海国际文化赛事埋下基石
朱渊
◀ 中国香港选手范晓星参加小提琴1/4决赛 主办方供图
图1芭蕾舞比赛评委安德森
图2芭蕾舞比赛选手
图3小提琴赛评委会联合主席徐惟聆  记者 郭新洋 摄
  台前幕后

  第二届上海国际小提琴比赛“接棒”第六届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现已全面开赛,延续首届赛事创新评分机制,本次大赛依然采用“边比赛、边评分、边公开、边点评”的模式,让落选的选手第一时间知晓失分在何处,并及时举行咨询会,邀得评委大师为选手“把脉”,就失分处的不足开出“良方”,让他们在未来的成长路上有的放矢地弥补缺陷,以求更好的发展。

  公平公正

  上海国际小提琴比赛创办于2016年,两年一届,首届赛事的举办就被世界权威杂志纳入国际顶尖赛事。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坦言,这样的认可,除了是对评委、选手质量的肯定,很大程度也得益于赛事的创新评分机制将“公平公正”四个字镶嵌到每个细节里。

  据介绍,为保证赛事的公正公平,不仅参赛选手、观众,就连评委入场也必须寄存手机,且比赛全程评委和选手间都不能有任何“亲密接触”。评委会联合主席徐惟聆教授表示:“我们在前期准备过程中对如何制定比赛规则经过了反反复复的讨论,既参考了其它国际比赛的规则,也融入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为的就是将公平公正带给每一位选手,让他们能更专注于比赛,享受音乐。”

  “既然是国际赛事,我们在初创阶段就评分机制做了很多考量。为做到公平、公正,也让选手有所收获,我们的评选过程和结果都是‘透明’的。”周平解释,“为避免选手参赛过程中受到比分的影响,我们会按阶段公开已淘汰选手的评分,他们不但能看到失分在哪里,甚至能看到每一轮每个评委给出的分数。”

  此外,考虑到赛事的评委很多都是顶尖艺术家,他们的弟子众多,不可能都回避,于是赛组委会设置了“声明环节”,也就是参赛选手在报名后会在这个环节自主声明:评委中有哪位是自己的老师,或是曾短暂接受过教导,甚至是上过他的大师班。以此让评委会做全面考量。周平解释:“由于评分都是公开、透明的,只要不隐瞒师徒关系,老师给出的比分都是有目共睹,即便真的有失偏颇或有很大异议,评委会也有最终审核权,可以予以取消、不录入等。” 

  宁缺勿滥 

  事实上,不止于上海国际小提琴比赛,包括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等的评选,都以公正、公开、透明的机制以及完善妥帖的服务、高质量的大师课等吸引着全国乃至全球的一流艺术家评委和最具潜力的选手、新秀。

  上周末刚刚落幕的第六届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辽宁芭蕾舞团以最强阵容出战,拿下2枚金奖、5枚银奖的好成绩,而上海舞蹈学校、上海芭蕾舞团也以全新人阵容,取得了可贵的3枚铜牌。作为东道主,为显示公平、公正,上海方面主动“避嫌”并未占用评委席,而将可贵的席位统统让给远道到来的世界级评委,希冀他们能带来更具国际视野的评点,给选手更充分和有力的帮助。

  尤为难得的是,为保证赛事的“含金量”,宁让“大奖”空缺也绝不降低标准,充分展现了这一国际赛事贯彻始终的高标准,严要求。就像此届芭赛评委会主席弗兰克·A·安德森说的:“最优秀的舞者要同时具备天赋、潜力,富有表现力又不乏激情和乐感,还要用心跳舞。舞者要集齐这些品质十分罕见。”而莫斯科大剧院前首席舞者、芭蕾大师安德里斯·列帕也说:“人才的发现就像‘钓鱼’,不是每次都有好运气,但美丽的鱼儿就在池塘,或许下次这个‘万里挑一’就会浮出水面。”

  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则表示,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旨在推动世界芭蕾新秀的挖掘和培养,搭建一个权威、专业、亲民的平台。无论是大奖金额的提高、赛事周密妥帖的安排,或是为选手们精心准备的练功房、大师课,都是为鼓励更多优秀选手参与,努力发现和培育中外优秀芭蕾新人,也为上海的文化发展集聚更多的杰出人才。本报记者 朱渊

  记者手记

  比赛是个“补给站”

  比赛从来不是终点,而是成长路上重要的“补给站”。好的比赛不但能带给选手荣誉的光环、绝佳的机会,还能带给他们及时的建议和未来的方向。

  第六届上海国际芭蕾舞大赛期间,已落选的泰国选手迟迟舍不得离开,他既舍不得每日一个半小时的大师基训课,也舍不得激烈赛事中同行们的精彩表演,这一切都是成长路上的珍贵养料。

  无独有偶,首届上海国际小提琴比赛1/4决赛后的咨询会上,不少被淘汰的选手带着沮丧来看分数,却又在评委们逐一“问诊”、给出“良方”后欢天喜地,毕竟在迈向艺术家的道路上,谁都不是一蹴而就,比成绩更珍贵的是收获。咨询会后,这些提前离场的选手甚至还一起去吃火锅,同场竞技结下的缘分和同窗学习收获的友谊同样珍贵。

  一系列上海文化国际赛事正在“公信力”这一基石的保驾护航下,吸引着全球的目光,更以“零失误”的妥帖完善的筹备、性价比极高的大师课、让人艳羡的场馆设施惊艳着世界,吸引着一批又一批选手前来征战。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3版:阳光天地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广告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请评委把脉 全过程透明
郭德纲 不念书 成不了好艺人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文娱A17请评委把脉 全过程透明 2018-08-14 2 2018年08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