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市民诉求,呈现出3个特点:
● 违法建筑仍是城市管理“老大难” 违建举报数量与去年持平,其中,新违建举报量明显下降,同比去年下降17%;老违建较多,市民重复诉求量大,共1900件,占举报总量的约58%。
● 涉及垃圾管理的诉求量明显上升 随着网购飞速发展,生活垃圾越来越多,环卫运输码头倾倒能力有限,来不及清运,对垃圾管理提出新挑战。今年夏令热线共受理相关诉求1300余件,同比去年上升80%,浦东新区、徐汇区诉求量较大,位居全市前两位。
● 停工工地的安全管理备受关注 上海今夏连续迎战三次台风,针对一些“烂尾楼”工地放置多年的脚手架、塔吊机等设备,有关部门如何有效管理维护,消除安全隐患,亟待研究出台相关政策。
今年夏令热线期间,本报每天辟出专版,帮助市民群众解决急难愁问题。其中一大亮点是,持续推出“大调研进行时”专栏,聚焦进口博览会服务保障欠缺之处、滨江岸线美中不足、爱心接力站分布不均、夜排档屡禁不止、生鲜电商配送问题、断头路打通难度、人才公寓申请和配套痛点、平价早餐店数量不足、人行道“拦路虎”等民生热点。
系列报道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和迅速回应——城管启动专项整治,本报提到的乱设摊被取缔;多部门联合整改,清除不少人行道的障碍物;多家企业联系本报,希望加入爱心接力;滨江岸线和进口博览会周边区域的整改措施陆续出台……本报适时推出“大调研回应”专栏,努力在调查回访中解决问题、为民解忧,探索长效机制。
夏令热线闭线后,市民读者仍可拨打12319热线,对各类急难愁问题和城市综合治理提出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