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科创上海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可靠性研发平台~~~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可靠性研发平台~~~
     
2018年08月1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可靠性研发平台
瞄准为民所用
为国产机器人“补补气”
马亚宁
图 视觉中国
■ 康复机器人的研发测试 本报记者 马亚宁 摄
  “机器人”三个字,耳熟能详。可真正能走进普通人生活的机器人,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可靠性和智能化是两大绊脚石。为此,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应运而生。作为市政府布局的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之一,其主要聚焦机器人的可靠性、智能化共性技术,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机器人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在实验室里能干又聪明的机器人,尽快走进百姓家庭,走向产业应用。

  助行康复机器加快脚步

  最近,上海大学教授郭帅带队研发的助行康复机器“iReGo”进入了医疗器械注册流程,未来有望以“平民价”进入脑卒中患者家庭和康复机构。“如果没有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支持,康复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不会这么快。”在机器人研发领域摸爬滚打多年,郭帅一直有个心愿:让手中的机器人技术,真正为民所用。终于,他找到了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

  在这里,他不仅为多年积累的机器人技术寻到了产业应用的突破口,也为自己的心愿单觅到试验田。在带领团队研发康复机器“iReGo”的同时,郭帅也加快了自身转型:仅保留上大教师岗位,一周5天到机器人功能与转化平台工作。他希望能把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一大批机器人研发成果吸引到功能型平台,打通从原理样机到产品的转化之路。

  诞生不久 个性十足

  “我们不一样!”去年12月,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大学、普陀区政府联合出资成立的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刚刚诞生,就个性十足。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上海市首批18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之一。“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已成为上海科技体制创新的试验田。它们的功能定位包括三方面支撑,即支撑产业链创新、支撑重大产品研发转化、支撑创新创业。”市科委基地处处长谭瑞琮介绍说。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敢啃“硬骨头”,瞄准国内机器人产业全链条上最缺乏的共性技术——可靠性和智能化,而这也是机器人从研发到市场的最大鸿沟。“可靠性对于机器人产业来说是全生命周期的。国际机器人巨头技术积累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他们针对每款产品的技术关键点,每个工艺,甚至走上市场后的每个环节,都有大量的数据积累和挖掘,可靠性研究十分充分。”

  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慧洁告诉记者,相比之下,国内机器人企业多是起步不久的创新型企业,最需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新技术新产品急于投放市场,根本顾不上投资巨大的可靠性研究。而缺乏了可靠性,则让机器人技术“雷声大、雨点小”,产品在市场走不远。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

  “我们就是要搭建一流的可靠性研发平台,让国内的机器人技术和企业来此打磨自己的‘金刚钻’。”据介绍,研究院一期投资超过3亿元,主要用于购置装备、搭建专家团队,建设机器人可靠性和智能化两大平台。“其中,很多装备的单台售价都以千万元计,国内机器人中小企业大多无力购买。研究院的研发平台建成后,可以较低收费让中小企业使用并提供技术服务,使中小企业的机器人产品也能历经‘千锤百炼’。”

  助力国产机器人腾飞

  “以前在高校,我和市场接触的机会不多,虽然研制出三代助行康复机器人的样机,但总觉得离产业化还有一点距离。”郭帅的研发团队,已经在平台上尝到了甜头。今年初,他把“iReGo”带到研究院后,让可靠性团队的研发人员“把脉”,结果发现在可靠性上有不少问题。

  与此同时,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依托上海电科集团,其设有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可以为各种机器人提供机械、电气、电磁安全等10多项检测服务。在此基础上,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能为客户制定产品可靠性提升方案。

  可靠性是制约国产机器人产业化的瓶颈,智能化是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郑军奇告诉记者,除了可靠性,智能化也是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的聚焦点。根据计划,智能化技术研究平台分为智能感知、智能操控、云端智能三个子平台,目前正在建设中。“立足可靠性和智能化两大共性技术,机器人功能型平台将面向产业链、创新链,着力促进创新资源开放协同,积聚和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从而支撑国产机器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报记者 马亚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科创上海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3版:阳光天地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广告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瞄准为民所用 为国产机器人“补补气”
来佘山之巅 寻找星空答案
新民晚报科创上海A09瞄准为民所用
为国产机器人“补补气”
2018-08-14 2 2018年08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