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节俭办赛作为方向的杭州亚运会,本届雅加达亚运会确实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不过,一些节俭过头的细节,也要注意。
优点
老馆新用 热情加分
众所周知,印尼人原本在竞争第18届亚洲运动会主办权的过程中,输给了越南,后来越南出于资金方面的考虑,甩了这个锅,在这种情况下,印尼人接过亚运会大旗,继1962年之后,再次成为东道主,硬件不够软件补,这也彰显了本届亚运会“促进亚洲相互沟通、和谐与和平”的主旨。
经过几天的考察,此次杭州亚运会组委会考察团对于雅加达的节俭办赛深有感触。尤其对旧馆改造印象深刻,杭州亚组委对外工作部副部长杜作锋说:“印尼在1962年就承办过亚运会,它用的主要体育馆都是原来既有的体育馆,包括这次主体育场也是1962年的老建筑。我们考察的感受是,尽管从硬件来说,和我们浙江的场馆有一定差距,但是从当时建设水平来说是可以的,基础也是比较好的,运行比较有序。”杜作锋表示,杭州这次办赛也遵循节俭理念,“能改不建,能修不换,能租不买,能借不租”,在第一批公布的52个场馆中,新建的只有7个。
场馆虽然相对陈旧,“但经过适当改造,设施维护和运行都很好,像座椅、售票点、安检、媒体室,布局都比较合理,功能齐全,体现了节俭办赛、高效务实的理念。”杜作锋说这些优点我们都会学习记录下来。
尽管在硬件上比较节俭,但赛场内外各个角落洋溢着的热情,为雅加达加分不少。譬如在篮球馆,球场运动员替补席与观众席之间只有一根红线的间隔距离,杜作锋说:“这个场馆尽管比较简陋,但在安保的把握上控制得比较好,又拉近了球迷与比赛的距离。不像有些赛事,为了安全,现场观众与运动员隔离得很远。”
雅加达机场,看上去条件不如中国大都市的机场豪华气派,甚至缺乏点现代气息,但哪怕是午夜时分,仍有志愿者笑盈盈地将前来参加亚运会的各国来宾引入绿色通道,办理各种手续,一点都不会因为深夜而着急;在各个比赛场馆,简陋的横幅下,随处可见的是热情笑容的志愿者,细声细语,认真倾听着你的诉求,解释听起来推心置腹,还有一些华人后裔会说中文;各个安检口,尽管还没有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但进入媒体中心的安检却一丝不苟,没有一丝懈怠……
缺点
床铺太短 伙食单调
不过,由于雅加达方面一些细节上的过分节俭,也引来了一片吐槽。
中国男篮在抵达亚运村的住所之后,运动员纷纷晒照吐槽,赵睿并附上一张照片评论道:“这个房间让我自己想起来一首歌,小而温馨的空间,因为有你在身边。”从照片上可以看出来,他们在亚运村的住所太简陋了,床也十分小,跟大学生宿舍床差不多,都是2米×1.5米。对于身材高大的篮球运动员来说,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更不幸的是一个房间里要睡两个人,床铺中间只有一条窄窄的过道。
饮食方面,要和美食天堂的中国相比,确实有不少差距。也难怪雅加达,当地也没有多少美食可以享用,亚运村里的伙食与街头巷尾的小店比起来,已经算是五星级了。对于运动员来说,饮食对于体能非常重要,这也是竞技体育中不可忽视的细节。
无论怎么说,节俭是美德,但该花的还是得花。
特派记者 吴翔 (本报雅加达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