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汤姆森路透基金会发布《2018对女性最危险的国家》的调查报告,在193个联合国成员中印度名列第一。报告称,印度针对女性的危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性暴力与性骚扰,深植于文化、部落的落后观念,包括强制劳动力、性奴及家奴在内的人口贩卖,而印度女孩的处境更危险。
在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维鲁普兰区的腾纳曼得维村,一群少女成立了“少女俱乐部”,致力于推动所在村庄的进步:为避免女孩在公共汽车站等待时遇到危险,她们在公共汽车站建了个小型图书馆;为结束“开放式排便”所带来的公共卫生以及性侵问题,发起了每家安装马桶的运动;为淘汰传统的月经布条,她们说服县卫生局给村上的诊所提供现代卫生棉。她们是推动社会进步过程中的印度女性的一个缩影。
要么早早生儿育女
要么实现自我提升
在腾纳曼得维村所在的维鲁普兰区,人们对儿童贩卖和性交易司空见惯。根据当地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记录,维鲁普兰是印度虐童情况最严重的地区。此外,这里的男人都有酗酒问题,令虐童与童婚现象更加严重。
尽管近年来,印度政府努力尝试提高女孩地位,但印度社会尤其是农村地区对女孩的偏见依然顽固。调查显示,2015年印度的男女出生比例是1000:819,而在农村这一比例为1000:777。维鲁普兰县社会福利负责人拉里莎女士说:“这些数字触目惊心。妈妈们都说,对女孩来说,生活在当今这个时代太不安全了。”
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维鲁普兰区的女孩面临着截然不同的两种命运:一是被生理性别所束缚,过早地进入生儿育女的状态;一是自我实现与经济地位提升的道路。研究发现,10岁是女孩们人生的一个关键节点。联合国基金会官员古普塔说:“因为在她们面前还有很多选择,她们也不必面对在许多文化中对即将到来的青春期的压力。但13岁以后的女孩,想要改变既有的生活轨迹,就已经非常困难了。特别是如果她几乎没有受到教育,并且已经结婚,那她很快就会生儿育女。”联合国人口发展基金会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仍有3200万的学龄女孩未进入学校学习,没有接受合适的教育,这意味着这些女孩将来没有能力去寻求更好的收入和合适的工作。
显而易见,受教育对女孩非常重要。在古普塔看来,如果女孩能够待在学校,就不会过早结婚与生育,这样就能体验到她们的母亲未曾体验过的对梦想的追求。这不仅仅将提升她们的个人生活,也将对她们所生活的社区与国家形成一种促进力量。“当女孩们知道‘我可以成为我想成为的任何人’时,她们及她们周围的每个人面前都会是一条崭新的道路。”古普塔说道。
正因为如此,包括印度在内的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在印度总理莫迪的倡导下,印度呼吁“挽救女孩,教育女孩”,致力于结束虐杀女婴和童婚现象,强调女孩进入学校学习的重要性。在新德里等城市,许多女孩穿着印有“每个女孩都是珍贵的”之类宣传标语的校服,让政府的宣传深入田间地头。
但喊口号是容易的,改变根深蒂固的思想却极其困难。“所有这些努力有积极意义,但显而易见影响力也很有限。”古普塔指出,“其实,这涉及更深层次的一个问题——这些女孩不被重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们几乎没有经济价值。”
腾纳曼得维村女孩
已踏出改变的步伐
值得欣慰的是,腾纳曼得维村庄的女孩已经踏出了改变的步伐。
作为少女俱乐部的主席,库萨雷亚·拉达里什南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通过俱乐部向村里的少女们传递希望与梦想,而这不仅仅是为了女孩自身,也是为了村庄里的每一个人。从少女俱乐部成立的第一天起,拉达里什南和一群十来岁的姑娘就一家一家地拜访,说服家长们相信,应该让他们的女儿参与少女派对。她们告诉大人们,这样做是有好处的,交流可以使女孩们意识到,她们还有许多事可以做以便改善自己的生活。
同村里的许多小女孩一样,拉达里什南曾也差点辍学。她那酗酒的父亲说过,希望女儿12岁以后不要再念书。这样的想法对于村庄里其他当父亲的男人们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一个女孩应该待在家里,而不是去那个让她被男孩子“包围”的学校。但拉达里什南的父亲后来因为酒精中毒死了。这对于拉达里什南来说,是不幸,但也是幸运。她争取到了维鲁普兰县一个致力于妇女保护的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得以坚持继续念书。如今,还在念高中的拉达里什南说起话来俨然已是经验丰富的政治家。“在加入少女俱乐部后,我了解了作为孩子和女孩的权利,但我们并不停留于此。我们知道了自己的角色,并为此而努力。”
芭拉蒂·穆鲁根是少女俱乐部的第一批成员,如今她是俱乐部的财务主管。她的房间里挂着“芭拉蒂——印度行政局”的标语。芭拉蒂立志长大后成为公务员为民众服务。“每天早上我都会对着标语宣誓。我不在意家人的嘲笑。从小我就被告知,你是一个女人,你不是为了学习和工作而生的。但是加入俱乐部后,我知道了女孩可以做很多事情。我一定会梦想成真的。”
不同一般的俱乐部
帮姑娘们逃离苦难
一些人也在帮助姑娘们逃离苦难的生活,迈向全新的人生道路。
印度维鲁普兰县办事处与当地社区一道,给孩子提供庇护,帮助她们改善生活环境。办事处主任萨提亚·巴布说:“人们轻易不谈论这些话题,使得解决这些问题更加困难。但这些孩子,特别是女孩,决心要过得更好,不再受社区传统的限制,甚至是父母强加的压力。”巴布注意到,腾纳曼得维村庄的女孩们如此不一般,她们在两年之内就把讨论的各种议题落实到行动。
女孩们也通过参加俱乐部提高了自己的领导能力,获得了通向未来美好生活的钥匙。马拉维奇·潘多朗就学会了组织语言演讲。她在所在的中专学校告诉女孩们这个俱乐部给村庄所带来的改变:“如果你们团结起来,同样也可以改变这所学校。”潘多朗的期待正在成真。在学校的一间教室里,女孩们正聚在一起商议如何说服当地企业为学校提供更好的设施。
受到腾纳曼得维少女俱乐部的鼓舞,在印度北边的一些保守的边远地区,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当地的非政府组织创建了一个包含数百个少女俱乐部的网络。这些俱乐部组织各种活动,请来老成员为10到19岁的女孩讲述童婚危害:一个女孩5岁就进入了婚姻生活,另一个女孩在9岁时因为父亲生病、家里急需用钱而被迫结婚。听完别人的故事,姑娘们都发誓说,未来绝不会让自己的女儿再经历童婚。
基于事实,女孩们还编演了一部戏剧《即将而来的童婚》。戏中,老师告诉一位母亲,强迫自己的女儿在18岁前结婚是违法的。随后,母亲与父亲发生了争论:“我希望女儿成为老师或医生,而不是像我一样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结婚生娃。”当然,这个父亲的反驳是印度人耳熟能详的:“如果女儿接受了太多教育,如何为她找到合适的丈夫,将会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女孩只有在家庭中才能找到属于她的位置,结婚后在丈夫家里继续生活。”伴随着少女们的热烈掌声,戏剧迎来了高潮——剧中的母亲坚定地说:“不,这已经不再是正确的想法了。我们女儿的生活正在改变!”
这样的觉醒不仅仅存在于戏剧表演之中,至少在腾纳曼得维村真实存在。“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女儿可以这么棒。”拉达里什南的母亲开心地说,“我看到了她为村庄所做的一切,看到了她帮助那些年轻的女孩,我为她骄傲。她可以畅所欲言,能够说到做到,这一切都令我难以置信。她正在成为一个引领者!”拉达里什南的母亲从未上过学,而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自己的女儿能够接受教育。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而包括拉达里什南在内的印度贫苦地区的少女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绽放青春之花,实现自己的梦想。翟桂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