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没过线,心里着急,一看学院在大学园里、医大边上,也听说合作办学收分低,就去了。”
——来自宁夏灵武宁东镇的张生春说。五年前,他被一个声称与某医科大学合作办学的学院招去,直到学院被查处,才知道自己浪费了三年时间和几万元学费。
“一是‘野鸡大学’屡禁不止,换个名字再来;二是信息不对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很多考生、家长对于公开的高考政策和信息缺乏了解,或因条件所限无法全面了解,因此容易受到虚假大学的蛊惑。
“不要相信所谓点招、特招,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
——有专家表示。现在网上录取很公平,走正规志愿填报流程就不会出问题。正规录取的学生都有与学籍管理有关的联网编码,如果尝试非常规渠道,耽误了正规录取的时间,一个月后系统关闭,再想去报到就来不及了。
“虚假大学建网站最核心的目的,就是让伪造并骗卖出去的大中专院校学历文凭证书上的证书编号,在其所谓的‘官网’上能够查询到,从而欺骗考生和家长。”
——有业内人士说。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是目前教育部指定的唯一的学历查询网站,很多人却并不知道能够利用其进行学历查询。
“除了要端正求学心态之外,家长、考生还要加强对于高校知识的学习,正处于高中阶段特别是高三的考生家长,只有对高校、专业等信息了解透彻,才能具备辨识真假大学的能力。”
——有媒体表示。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要防范进入这些“野鸡大学”,需要家长全面仔细地研究高校信息,全面仔细地研究专业信息,全面掌握真实的数据信息,最后才能帮助孩子做出一份适合孩子的志愿填报方案。
“一旦填写就留下痕迹,被不法分子收集起来进行诈骗或者卖给其他骗子。”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考生千万不要相信非官方的声称提前查分数、报志愿的网站,以免信息泄露。许多高招诈骗案中,不法分子对被骗考生的分数以及个人情况十分清楚。诈骗的精准化,正是源于考生信息的泄露。
“要想彻底消除虚假大学,需要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及各级网监、各大网站域名注册供应商、相关高校、各级用人单位、公检法等形成合力,加大对虚假大学以及制售虚假学历文凭的打击力度,加大制假售假者的犯罪成本,挤压其市场运作空间。”
——“上大学网”内容总监谌江平认为。同时要加强对学历、学位证书的认定,打消部分人员企图以“假学历”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让造假者失去市场。
“有的学校、网站对考生信息进行出售,要视情况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表示。防范高考招生诈骗,堵住信息泄露的通道很重要,要追查信息泄露源头,严加追责。高考之后,教育部门、网络监管部门应重点严查“野鸡大学”的非法宣传和非法招生广告,并拓宽对这些非法宣传的举报渠道,不断压缩“野鸡大学”的生存空间,让广大考生和家长在更安全的招录环境中报考理想大学。
本栏编辑 吕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