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话题/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春之歌》唱响舞台“开学第一课”
吴旭颖
  本报讯 (记者 吴旭颖)“彩虹计划——人文涵养”工程“戏剧进校园”项目学生版话剧《青春之歌》,连日来在虹口区工人文体中心剧场为孩子们举行了一台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20名通过全区海选选出的高中生参与了为期2个月的暑期戏剧表演训练和高强度排演,最终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汇报演出。

  话剧《青春之歌》重温红色历史、蕴含强烈爱国主义热情,与虹口的红色文化底蕴不谋而合。谈及选择这部剧的初衷,导演马远说:“这是上一代人的青春读物,却又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是一部值得高中学生深入学习的作品。”

  不同于专业的演员,这群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孩子,随着对剧本的深入钻研,总会对人物的选择提出不同看法。他们常常会问导演一些成年演员不会问的问题,不是关于表演技巧,而是对故事、对人生抉择发问。饰演男主角的周睿康就曾质疑:林道静为信仰放弃爱人,是不是对家庭的不负责任?这堂“开学第一课”中,孩子们不断深入挖掘角色,并和现实生活进行比照思考;导演则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为例,为他们解读人物,俨然成为了剧组的“人生导师”。

  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扮演者是来自于上外附中的谢一齐。开学才升高二的她,从没有过出演话剧的经历。这次演出,让她对爱情和信仰等重要的人生命题有了崭新的认识:“演一个故事,和从课本上学完全不同,要仔细揣摩角色的想法、和其他角色的关系。单纯阅读时,往往更注意整体情节。”在成为“林道静”以后,这位16岁的小姑娘切身感受到革命先辈为信仰做出的牺牲。“以后如果面临爱情和信仰的抉择,我一定会想到林道静,有了这段演戏的经历,我会做出让自己不后悔的选择。”

  谢一齐告诉记者,她原本的理想是从事法律专业的工作。但在剧组排练了两个月以后,她对导演这个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法律是保护人们免受侵犯的最后一道屏障。但艺术却可以引导人们像革命先辈一样拥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这是真正走进剧组,才能体会到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话题/文体汇
   第A09版:雅加达之光
   第A10版:雅加达之光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0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A22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品质生活/星期天夜光杯
《青春之歌》唱响舞台“开学第一课”
男人味去哪了?
新版越剧《凄凉辽宫月》上海首演
广告
新民晚报话题/文体汇A08《青春之歌》唱响舞台“开学第一课” 2018-09-02 2 2018年09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