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数家长纠结戴镜
上海市儿童医院眼科候诊区,3岁女童珠珠的爸妈正在激烈讨论,女儿有散光,到底要不要戴眼镜?爸爸认为,戴眼镜矫正是医生的建议,肯定要听,否则会影响孩子的视神经发育;而妈妈则认为,也许应该再“拖一拖”,或者试试其他治疗办法。毕竟,3岁小女孩就戴上了眼镜,会对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这些年来,由于近视患儿的激增,也让不少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注意视力的保护。一些家长更是有意识地减少孩子看电视、使用平板电脑的时间。但幼儿体检时却仍被查出散光,也令爸妈相当郁闷。实际上,患有散光的儿童不在少数,也正因此,像珠珠爸妈这样纠结是否要戴镜的家长非常多。“每周都会遇到这样的家长,反复咨询戴镜问题。开学前后来问的人就更多了。”上海市儿童医院眼科主任乔彤说。
不要对“四眼”有成见
孩子的眼球,角膜和晶状体不是绝对圆形的,是有点扁椭圆形,于是就成了散光了。上海市儿童医院屈光团队副主任医师邸悦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地球也不是一个规则的球体,它的两极略扁,赤道略鼓,因此“地球妈妈”也是一个低度的顺规散光。
散光和近视、远视同为屈光不正,本质上都是看东西看不清。简单说,散光是一个方向上看不清物体且伴有变形。近视远视在儿童阶段会逐年变化,远视越来越少,近视越来越高,而散光则比较稳定。对于有散光的孩子来说,多数都是顺规角膜散光。也就是说,这样的散光大多是先天的;如果父母有屈光不正,那孩子有散光的机率就更高。
很多家长无法接受孩子幼儿园就戴眼镜,怕一戴上就要戴一辈子,这都是对“戴眼镜”有成见所造成的。邸悦特别强调,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戴眼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治疗弱视,而不像近视那样,仅仅是为了看清物体。散光的眼睛戴了矫正的眼镜后,视网膜才可以看到清晰的图像,视功能才可以正常发育。再加上适当的弱视训练,矫正视力可以逐渐提高到和同龄小孩同样的状态。
这些戴镜误区你有吗?
几岁戴镜矫正最合适呢?能否等孩子大一点再戴?市儿童医院眼科主任乔彤说,4-6岁是治疗弱视的最佳阶段。一般来说,75度以下散光可以不戴;75-175度的散光,幼儿还可以暂观察。但是,暂时不戴镜,不代表以后就不需要戴镜。等孩子到了上学阶段,随着眼球逐渐向近视方向发展,远视消退,散光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孩子会越来越觉得看东西吃力。所以,这个度数的小孩子最晚到了上学年纪也还是要戴镜的。
假如散光达到200度以上,无论看远看近,视网膜都无法得到充分的刺激,这时,必然会形成弱视,因此肯定要戴眼镜了。考虑到3岁以下儿童戴眼镜时比较不配合,因此,如果度数刚到200度,可以最晚到4岁左右再戴镜,而且平时戴眼镜过程中,也不建议频繁摘镜。
市面上的一些护眼产品,如各种眼部护理仪或护眼贴,究竟是否靠谱?屈光不正团队的专家表示,不少产品都只是“安慰剂”,并没有实质性的治疗效果,最多只是起到保健或者缓解眼部疲劳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外敷的“眼膜”类产品,是不能治好散光的。假如孩子被诊断为屈光不正,还是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不要因为抵触戴镜而延误治疗。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