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确定,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人才和核心团队纳入本市“人才高峰工程”,以“一人一策”的方式,为人工智能人才在上海的创新创业、工作生活等提供保障措施,配置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事业发展平台。此外,上海将进一步深化政务、教育、医疗、旅游等重点领域数据开放,完善交通运输、商贸服务、现代农业等应用场景供给。在资本支持方面,上海将人工智能纳入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同时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千亿规模的人工智能发展基金。未来上海将建设60个左右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和100个以上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打造3-4个人工智能特色小镇和5个人工智能特色示范园区。
昨天,20个人工智能创新项目集中签约。阿里巴巴、百度等8个AI创新中心(实验室),腾讯、华为等8个AI创新平台,微软、亚马逊等3个AI研究院,以及1个百亿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分别与市经济信息化委、10个区、3个科研院所以及MIT全球产业联盟签署合作协议。这些新项目的“落沪”,有助于上海汇聚全球顶级资源、推进AI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22条
加快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建设
1 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人才高峰,对于符合条件的人才和核心团队纳入人才高峰工程。
2 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提高应用型科技人才培养精准度。
3 加强人才相关政策的覆盖适用,集聚人工智能领域各类优秀人才。
4 支持人工智能领域重点机构引进各类优秀人才。
5 设立上海市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
深化数据资源开放和应用
6 加快出台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管理办法,实现公共数据规范采集、共享使用。
7 制定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清单,依法有序向人工智能企业开放教育、医疗、旅游等重点领域数据信息。
8 优化交通运输等城市管理场景资源供给,形成60个左右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建设100个以上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
9 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参与“智能上海”行动建设,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升服务水平和业务效率。
10 将人工智能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对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类重大项目及平台给予支持。
11 对符合重点支持方向的人工智能领域项目,给予总投资最高30%,总额最高2000万元支持。
12 加快上海类脑智能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推进国家智能传感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13 支持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在沪建立总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或机构设立创新平台、孵化基地。
14 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创新大赛等重大活动,组建长三角人工智能创新联盟。
推动产业布局和集聚
15 构建“人形分布、多点联动”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打造华泾北杨等3—4个人工智能特色小镇,建设5个人工智能特色示范园区。
16 给予人工智能企业资源空间等方面支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合理确定开发强度和配套功能。
加大政府引导和投融资支持力度
17 统筹用好产业转型升级、信息化建设等各类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和项目建设。
18 对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企业相关产品,给予装备首台套、软件首版次、新材料首批次政策支持。
19 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企业信用担保力度,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设立人工智能信贷专项。
20 发挥政府投资基金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千亿规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
21 支持人工智能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参股等多种形式开展国际化投资并购。
22 加大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服务供给,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新型城域物联专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