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人:花女士
我是住在象屿品成小区的一位居民。最近,原本我们小区内的一间垃圾回收房,竟摇身一变,成了“私人住所”。周边环境脏乱,安全隐患重重,让我们居民很不安心。
去调查
小区业主花女士告诉记者,一周前她在小区散步时,发现小区3号门东侧的垃圾房疑似有人居住。“走近一看,这哪是垃圾房,简直就是一个民居!”
花女士说,这个垃圾房半边堆放着大量生活垃圾,另半边则被改造成了住房,晾衣架、洗衣机、热水瓶等家用设备一应俱全,还有隔层。房内拖线板、电线杂乱,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二楼隔层被分割成了三间房间。
记者从该小区的物业管理处获悉,这座垃圾回收房原本是小区配套垃圾房,“居住者”负责收集小区的生活垃圾,分拣出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再将剩余的垃圾交由相关部门处置。“因为工作时间长,住在这里方便,这个垃圾房位置又隐蔽,我以为不会被发现。”正是抱有这样的侥幸心理,当事人才将垃圾房“据为己有”,改造成了居住用房。
有结果
小区垃圾房究竟能否被随意改造?何时才能恢复其原本的功能?记者就此事联系采访了九亭镇城管执法中队。城管执法队员张鹤连表示,随意改变房屋使用性质和搭建违法建筑属于违法行为。“目前,我们的城管执法队员已经上门查勘,并督促当事人在限期内清空并拆除隔层。”
该处垃圾箱房是否会被顺利清空,本报将持续关注。
本报记者 徐驰
通讯员 张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