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将定期举办研讨会、工作坊以及国际性学术大会,为各国人工智能实验室搭建平台,提供政策决策理论基础并树立行业标准,打通研究-应用链条以加速基础学科技术的转化和落地。上海交大校长林忠钦院士表示,以学术联盟的形式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当下与未来,具有重要的战略眼光与现实意义。高校携手推动人工智能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的同时,将发挥好智库作用,并将积极促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供给更多产业人才,协助孵化更多创新型企业,吸引更多学术大师、潜力企业落户上海。
圆桌会议上,麻省理工学院埃里克·格里姆森教授指出“开门办学”的重要性,共享数据、开放和共享算法平台、开发新算法及合作推动学术研究创新是大学聚集的意义所在。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谈到,人工智能的推进不仅需要科技,还涉及伦理、人文及社会科学等方面的问题,高校需站在多学科的角度布局教育。
与会校长、专家等普遍认为,人工智能需加强“校企”合作,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指出,大学亟需变革,应主动融入社会,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更好把握社会发展的脉络和产业形态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