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专家学者:核心技术自主、安全生态共建缺一不可
~~~专家学者:核心技术自主、安全生态共建缺一不可
~~~专家学者:核心技术自主、安全生态共建缺一不可
     
2018年09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安全威胁需各方合作共同应对
专家学者:核心技术自主、安全生态共建缺一不可
潘高峰
  昨天下午,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海地区活动的重头戏——网络安全高峰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展开热议,在大家看来,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在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面前,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无法幸免;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多方合作,共建网络生态,才能共抗网络威胁。

  没有“网安”就没“国安”

  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达到8.02亿,手机网民规模7.88亿人,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达98.3%,互联网理财、购物、支付的网民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复旦大学副教授、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逸认为,从2013年开始,伴随斯诺登披露“棱镜门事件”,大家已经清醒认识到,在传统意义的国家安全战略框架的议题中,增加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领域具有显著的交叉学科特征,需要从国家安全的总体视野出发对它进行认知和分析。

  沈逸指出,现在网络所面临威胁中,有的甚至是国家级的网络武器和技术——2017年5月份的“WannaCry”病毒就是这样一个案例。“在这个病毒中,所用的战斗部,就是勒索病毒的部分是非常低技术含量的装备,但是运载部,那个被称之为‘永恒之蓝’的东西,是国家级网络武器。”沈逸认为,这是一种全新现象,一个国家网络武器某些部分在网上实现了扩散,对全世界发起攻击,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豁免这种危险,而这种扩散很可能会导致国家之间的误解和冲突,甚至引发局部战争。

  沈逸同时指出,跨国有组织犯罪团体和先进的网络技术结合,在金融领域的诈骗甚至是对关键基础设施的直接攻击,也已成为世界新兴的重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中央银行和核心金融系统纷纷暴露在这种风险下。

  “最经典的例子是孟加拉银行,遭遇攻击后,一笔8000万美元的转账通过漏洞在网上30分钟就已完成,而且造成的损失没有办法追究,没有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核心中央银行系统能够承受这种风险。”沈逸认为,这类金融攻击在特定形式下,会演变或者触发全球金融危机。

  在沈逸看来,如今网络治理的关键领域已经包括人工智能、威胁应对、技术标准、个人自由、数字鸿沟、媒体与社会、互联网经济、电子政务等。“这些关键领域不仅涵盖了网络空间的方方面面,也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全部。三到五年后,网络空间治理所涉及的议题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将和现实世界的全球治理出现高度重合。”

  因此沈逸认为,全球网络空间的安全治理需要战略创新,必须构建新型的多方合作治理模式,才能形成造福世界人民的治理方案。

  建立数据分类保护

  银行业作为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的一个行业,同样面临着巨大的信息安全挑战。浦发银行科技部总经理蒋瞳在论坛上披露,以前网络攻击者都是单打独斗,现在更多以网络分工协作的方法进行攻击,国内互联网黑产从业人员超过40万,每年从中获利上百亿。

  尽管如此,银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趋势不可逆。“越来越多系统跟互联网紧密相连,跨界合作地第三方机构的互联互通更加普遍。”蒋瞳指出,这些都导致被网络攻击的风险不断扩大。比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这些技术模式的应用,都会带来在系统、网络、数据层面的威胁。

  大数据时代,数据高度集成,个人信息的保护如何应对挑战?来自观安信息CEO胡绍勇认为,数据安全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

  在胡绍勇看来,数据可以按照敏感程度划分等级,第一类是基于个人信息的核心信息,包括个人的身份标识,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等数据;第二类是基于个人信息延伸的业务服务类数据;第三类是基于IT的设备信息或者是服务的信息;最后是企业的管理数据。胡绍勇认为,要针对不同的敏感数据级别,制定相应的数据保护的策略,对于最高敏感的数据,应该按照国家最高的安全要求进行使用和重组。此外,还要建立相应的敏感数据管控制度,包括认证管理、权限管理等,尤其是要加强在数据使用过程中的权限控制和溯源机制,这样即使存在泄露风险,也可以及时溯源追责。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就我看到的数据来说,刚才这一个小时,我们的云平台上就遭受了数以百万次的攻击。”作为创新企业优刻得的首席安全官,宗泽认为,核心技术自主、安全生态共建,是企业应对网络安全攻击的最好方式。“有一位院士曾说过,自主可控并不一定是安全的,但如果不自主可控一定是不安全的。”宗泽认为,核心技术必须要做到自主可控,小到一家公司,大到国家层面,都必须如此。

  宗泽指出,网络安全绝不仅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更多人、更多企业、更多院校参与进来。“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目前安全形势是非常严峻的,如果大家不重视,或者是觉得只是某些人的事情的话,我们是做不好安全的。” 

  首席记者 潘高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聚焦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第A03版:聚焦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第A04版:聚焦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旅游资讯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新民晚报·广告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ZF01版:中缝4-21
社区影院看大片 城市书房活动多
浦东新能源汽车“最强大脑”启动
网络安全威胁需各方合作共同应对
新民晚报要闻A06网络安全威胁需各方合作共同应对 2018-09-18 2 2018年09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