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新民环球
     
本版列表新闻
难民潮促排外情绪 右翼势力借机崛起~~~
难民潮促排外情绪 右翼势力借机崛起~~~
难民潮促排外情绪 右翼势力借机崛起~~~
     
2018年10月0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民潮促排外情绪 右翼势力借机崛起
“身份认同”触动德国人敏感神经
何也
■ 德国开姆尼茨的示威者日前举行大规模游行,防暴警察出动维持秩序
■ 开姆尼茨居民悼念小镇庆典冲突中的受害者 本版图片IC
  文/何也

  8月底一个周末,德国开姆尼茨的居民为小镇庆生时发生的一起致命斗殴事件,点燃了一些人对“惹是生非”难民的不满情绪。面对一桩桩暴力排外事件,不少人指责情报部门主管马森包庇排外人士,并叫他赶紧“下课”。针对马森的去留问题,德国执政联盟内部吵得差点“分崩离析”。然而,最终联盟决定将马森调任至其他岗位。这也被德国媒体解读为政府内部排外势力的胜利。难民潮涌入,右翼势力崛起,怎样才算是“德国人”成了这个欧洲强国的“原住民”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排外冲突频发生

  8月26日是个周末,对于开姆尼茨的居民来说,这本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人们准备了一场盛大的庆典来纪念这个德国东部小镇的875岁生日。然而,几名男子在庆典上发生肢体冲突,随后引发了大规模斗殴。一名35岁的德国男子身中五刀后身亡,另外还有两名德国人受重伤。两名犯罪嫌疑人分别来自伊拉克和叙利亚,他们的身份正是当下在德国饱受争议的难民。导火索一下子被点燃。此后,排外人士在开姆尼茨发动了数场示威活动,表达反对难民的诉求。开姆尼茨事件还未平息,9月8日,一名22岁的德国年轻人在萨克森州小镇克滕和一群阿富汗人发生争执后死亡。第二天,克滕爆发示威游行,约2500人走上街头,高喊“谁不爱德国,就离开德国”、“我们不要难民营”等口号,拒绝难民进入德国。

  反难民游行在这个时间点爆发其实并不突然。在一些反对接受难民的德国人看来,难民频频“惹是生非”。压抑了太久的情绪因为两起事件而一下子找到了发泄的出口。但支持接收难民的左翼人士则认为,从长远来看,难民可以带来富足的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然而,2017年德国警方提供的犯罪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一年在德国境内发生的犯罪行为中有近10%是难民引起的。在杀人、斗殴和性侵案件中,这一比例达到了15%,远远高于他们在德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而由德国政府资助的一项研究则显示,14岁至30岁的男性难民的暴力犯罪正在不断增加。2015年和2016年德国暴力犯罪率均上升了约10%,其中90%以上是年轻男性难民所为。

  “另一种选择”出现

  随着难民的涌入,德国民众形成了两种完全对立的情绪。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春春表示,一部分主流政治家和民众欢迎难民加入,给他们提供各种生活上的帮助;另一部分人则对难民带来的文化、宗教冲击感到不安,再加上难民令人失望的表现,导致了右翼分子越发活跃。

  其中“成绩”最突出的当属极右政党——另类选择党。这个反伊斯兰、反移民的政党成立虽不过5年,但在去年的德国大选中,出人意料地获得了12.6%选票,成为第三大党,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个进入德国国会的极右政党。

  另类选择党的出现的确给了德国民众“另一个选择”。57岁的园丁费克对难民的反感情绪明显:“德国街头上有色人种越来越多,而他们连德语都不会说。甚至此前还有叙利亚难民叫嚣着‘如果你们不喜欢现在的德国,可以离开。’这是我们的德国!即使他们拿到了国籍又怎样,我不会承认他们和我一样。”

  德国电视一台和《时代报》委托民调机构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六成受访者人认为,德国的种族主义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成千上万人在推特上讲述了他们在德国遭遇种族主义打击的经历,人们还为这些“日常种族歧视”开了一个推特标签——“MeTwo”。网友llona说:“有一次我想进俱乐部却被门童拦在了外面,因为他觉得我没有身份证。而他给出的所谓理由是,‘我的喘息声和别人的不一样’。”在菲律宾出生的爱马仕在德国做老师,她说种族主义打击对于她这种有色人种来说十分常见,德国人经常会朝着她大吼大叫。

  据报道,2017年德国境内发生了1906起针对难民的袭击,以及313起难民庇护所袭击事件。左翼政客尤拉·耶尔普克表示,另类选择党和“爱国欧洲人反对西方伊斯兰化”组织等右翼人士不断宣扬所谓的“德国内战”和“民族转化”,同时联盟党内部也产生了鼓吹种族主义的煽动性言论,让右翼分子有机可乘。

  难成“正宗”德国人

  在德国定居下来的难民和移民究竟是否有资格和土生土长的德意志人一样,获得“德国人”这一身份认同?这段时间,有一件事在德国引发激烈争论。7月,德国足球界优秀的中场球员——厄齐尔通过社交媒体宣布退出德国国家队,因为在土耳其出生的他“有两颗心,一颗属于德国,一颗属于土耳其”,但他在德国“感受到了种族主义和不被尊重”。厄齐尔写道:“在德国足协主席格林德尔和他的支持者眼中,赢球的时候,我们是德国人,输球的时候,我们就成了移民”。他不禁发问:“我不符合德国人的标准吗?为什么人们不接受我是德国人?”而在厄齐尔发布的推文下,有网友说他是“咎由自取”:“你在赛场上虽然身穿德国队队服,却不唱德国国歌,还不用德文而是用英文写了这份退队声明。你自己不愿意融入德国,又怎么能怪德国人不接纳你?”

  现如今,虽然德国并不愿承认,但它足以算得上是一个移民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每5个在德国生活的人中就有一个拥有移民背景,但这些拥有合法身份的“德国人”并没有真正融入这个国度。

  胡春春表示,排外情况的出现实质上是几种情绪叠加所导致的。德国此前并非没有极右翼的声音,但由于德意志第三帝国的“黑历史”,导致德国对于种族主义等可能导致灾难的思想意识形态相当敏感、警惕,在二战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德国社会运转相当稳定,大部分人似乎极力避免与“右翼”“种族主义”扯上关系。但排外思想其实仍然藏在一部分人内心的阴暗角落里。胡春春说,东德地区排外情绪尤为严重。1990年前东德自我封闭导致经济长期低迷。两德统一后,东德脱离了共产主义阵营,贫困和高失业率成为他们长期的困扰。与此同时,不少德国企业也明确表示愿意雇佣难民,这对东德人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再加上难民和以土耳其裔为主的移民带来的治安恶化,让东德人满心愤慨,他们为了发泄这种不满情绪,只能寻找难民和移民来做“替罪羊”,歧视这些外来人口“非德国人”的身份以表达对自己的肯定。

  究竟应当制定怎样的难民政策,如何实现真正的社会融合,解决历史的遗留问题,依然是德国各个政党,尤其是执政党需要思考清楚并为之努力的关键议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庆祝国庆 要闻
   第A03版:庆祝国庆 上海新闻
   第A04版:庆祝国庆 目击
   第A05版:庆祝国庆 都市小区
   第A06版:庆祝国庆 综合新闻
   第A07版:庆祝国庆 中国新闻·广告
   第A08版:庆祝国庆 国际新闻
   第A09版:庆祝国庆 文娱新闻
   第A10版:庆祝国庆 体育新闻
   第A11版:庆祝国庆 体育新闻·广告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新民环球
   第A15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16版:社会/新民环球
“身份认同”触动德国人敏感神经
英国:接纳移民只是一种姿态
法国:担心移民加剧社会分裂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A14“身份认同”触动德国人敏感神经 2018-10-04 2 2018年10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