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艺术商圈”自5月底在杨浦合生汇正式启动以来,已逐步覆盖到申城各个角落,15个区的商圈代表被授予“合作商业企业”的铭牌,同时还有汇集了近400台节目的“菜单”供其勾选。如今,不但菜单量有所增加,更为此次长假定制了不少新节目,以满足不同时段、不同商圈的不同要求。
“八音,分成匏(páo)、土、革、木、石、金、丝、竹八类,这八种原料几乎能制作所有的乐器。这就是一个既形象而又极富色彩的定义。就是说这个盒子里包括了所有乐器的声音,包括了所有音乐的声音,包括了所有音乐表现形式的声音。”在徐家汇百脑汇的手工坊里,老师尚未讲解完,底下不少人已经迫不及待开始捣鼓手里八音盒的材料,小心翼翼地取出零件,将之逐一拼搭。手掌般大小的“旋转木马”,不但有精巧细致的铃铛悬挂,随着木马的旋转更转出青春特有的梦幻色彩。自小热爱手工劳动,长大后成为一名会计的左小姐说:“我的细心耐性都用在核账上了,但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个手艺人,譬如像现在这样,花两小时安安静静地做个八音盒。”
在静安大融城举行的《格莱美之夜——历届格莱美获奖金曲演唱会》吸引了海量人群观看,演唱精挑细选近30首历届“年度最佳”金曲,其中囊括流行,R&B,摇滚,布鲁斯,拉丁,爵士,乡村等不同风格的歌曲及音乐,随着《碟中谍》《珍珠港》《西雅图未眠夜》《人鬼情未了》等经典影片插曲被唱响,经久不衰的旋律让不少观众不知不觉就站了近两个小时。
文化氛围的打造是一场持久战,对于商圈来说,互联网背景下,文化活动的注入可以拉动人气,实现“1+1>2”的效果。在政府搭建平台的助力下,高质量的演艺项目被引入商业综合体促进艺术与商业融合,从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新的演艺空间。未来的上海,商圈也是艺术圈,让制造、服务、购物的过程都成为一段“美的历程”。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