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表示,戏曲不会有大前途,因为它与当下生活没有太大的关联。按此逻辑,古典音乐、歌剧等也不会有前途,因为西方音乐发展到20世纪时就诞生了爵士乐、流行乐,歌剧到了20世纪发展成了轻歌剧、音乐剧。但是,爵士乐、流行乐、轻歌剧、音乐剧的诞生,覆盖了古典音乐和歌剧了吗?并没有。
首先,只是一代人有一代人天然的爱。古典音乐在西方的观众,有点像是戏曲在中国——白发观众居多。其次,各艺术门类在不同地域的受欢迎情况不同。古典音乐在中国,观众基本覆盖全年龄。无论是古典音乐、歌剧还是戏曲,只要是经典精品,必然有观众。
但是问题来了,古典音乐、歌剧衍生出了新的、符合时代发展的艺术门类。甚而,因为索尼公司的老总去了美国大都会歌剧院任老总,所以开辟了“歌剧电影”这一新门类。乃至,歌剧界兴起席卷全球的流行跨界风,例如前晚在沪上一票难求的“美声男伶”演唱会。以至于,上海其实也有一个“力量之声”几乎是“美声男伶”的翻版……
戏曲,需要在传承到位、确保精品品质的同时,适当生发出一些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新探索——正如上海戏曲中心总裁谷好好谈及的定位:“我们既有尚长荣老师这样的经典传承,也有王珮瑜这样勇于探索新形式的年轻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