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2月8日,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正式签署《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规定禁止研发、测试、生产和使用地面中程导弹(从1000公里到5500公里)和较短射程导弹(从500公里到1000公里)。这是当时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角力之后,作出历史性的妥协:美苏通过销毁中导的方式消除了冷战末期笼罩在欧洲大陆上空的核阴霾。因此,当时签字完成后,里根和戈尔巴乔夫还特意交换签字笔,留为纪念。
可惜,这份承载着世人对于安全与和平向往的条约,在30年后,在另一位共和党总统手里,即将化为齑粉。著名的“鹰派”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履职后,美国一边在东欧、中东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一边指责俄罗斯研发及部署陆基巡航导弹,违反《中导条约》。不过,嘴仗归嘴仗,毕竟因为哪方违反条约的架吵了十几年,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特朗普应该会像两国历任领导人一样保持起码的理智。没想到,大权在握的特朗普一句“老子不干了”,就将《中导条约》轻易废除,完全不顾虑北约盟友和世界各国的感受。可以预想,这份被视为“欧洲安全基石”的条约一旦撕毁,此前已经强硬表态的俄罗斯也会如普京去年在瓦尔代论坛上所说,“……回应将迅速且对等,如果我们的盟友退出了《中导条约》,我们也将马上退出。”
“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结果就是,从地区安全来说,一旦美国攻击俄罗斯目标,俄方只需要将战术导弹的发射口对准它的北约盟友——欧洲就够了。让欧洲人忌惮万分的巡航导弹一旦启动,美国人的防御系统能抵抗多少,没人知道。从世界安全角度看,一旦条约废除,美俄两国铆足了劲发展中程以及中短程领域更加高精尖的武器,势必会刺激其他国家加紧研发和部署防御系统,一场激烈而危险的军备竞赛,即将在全球拉开序幕。届时,弹道导弹的扩散也将难以阻挡。
随着《中导条约》被撕毁,特朗普离自己幻想中要建立的、由美国说了算的“单极大国”进了一步,而世界离大乱也进了一步。随着一次次的退群和毁约,特朗普将现有的国际秩序捅得支离破碎。面对这样一位“我生前当及时享乐,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的美国总统,或许世界上其他国家应该摒除分歧,联手为了后世福泽,做一点什么了。
本报记者 卫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