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曹正文在新民晚报副刊担任读书版面的编辑,业余时间想研究点东西。他写了一本《古龙小说艺术谈》,金庸在香港逛书店时无意中看到该书,便写信给他说,《古龙小说艺术谈》可以在香港出版,并问曹正文愿不愿意到香港讲武侠小说。不久,金庸以香港作家协会名义发出了正式邀请,但当时办签注很慢,办了半年多,当曹正文飞抵香港时,金庸已去英国伦敦读书,两人擦肩而过。
过了一年,曹正文才见到金庸,初见的印象和金庸笔下的男主角们大相径庭。金庸笔下的侠客很有气概,豪迈如乔峰,潇洒如令狐冲,油滑如韦小宝,但金庸本人既不潇洒,也不伶牙俐齿,他中等身材,身高1.75米不到,很壮实,国字脸,方方正正,不怒自威,他的口才不算好,还有点轻微的口吃。
曹正文后来与金庸前后见了五六次。金庸和他谈起自己的创作,也谈起写作之外的爱好,金庸年轻时爱好体育,打过排球,后来迷上欧美电影,从报社编辑曾转行去当电影厂编剧。除了年轻时爱打排球,中年喜欢下围棋与打“梭哈”。他研究的宋朝棋谱,后来也写到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去了。对于音乐,金庸也很迷恋,他不仅喜欢古典音乐,据他说,年轻时还学过芭蕾舞,令人大吃一惊。
金庸在报社当编辑时,住在香港太平山下,后来他办报,又写武侠连载,成了香港著名报人与武侠小说畅销书作家后,便搬到太平山顶上。他家中藏书极富,书房有200多平方米,铺了蓝色地毯,四壁的书橱顶天立地,如《点校二十四史》《古今图书集成》《涵海楼丛书》与100册《大藏经》。金庸收藏的图书,除了文史类,还有佛教、武术、围棋、音乐、舞蹈的各类书,可谓五花八门。在大书房中,有一张大写字台。他曾对曹正文说:“我每天读书4小时,几乎雷打不动。”问起他对自己写新武侠小说影响最大的书,金庸的回答是:“中国古代是《七侠五义》与《水浒传》,近代是宫白羽与还珠楼主的武侠小说,欧美小说有法国的大仲马与英国的史蒂文森。”
金庸后来在海宁、上海、北京和曹正文见面若干次,提到了他在上世纪70年代搁笔之后,对自己的14部武侠小说又作了一次重新修订,他对曹正文等朋友说,他修改武侠旧作花了很多时间。后来又出了新版本,但读者对新版本的反应不一,有的评论家与读者认为还是老版本读起来过瘾。
曹正文曾问过金庸,如何看待这些议论?金庸说:“我只按自己思路修改小说,至于效果如何?读者最有发言权。”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