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F01:中缝4-29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调查
狗狗惊扰市民
管理难在何处
夏韵
  家住浦东的曹女士生性怕狗,但在小区里她常常能见到不拴狗绳的小狗撒欢奔跑,为此她出门就提心吊胆。一个月前,她投诉至上海12345市民热线,可反映后情况依旧(本报昨日也刊登了相关报道)。 

  市民投诉不文明养犬、流浪狗等问题,为何总是收效甚微?记者采访发现,公安部门在实际处置过程中面临不少管理难点和警民关系考虑,要真正减少、杜绝不文明养犬现象,更需要依靠每位养犬者的自觉。

  处罚威慑力不足

  近年来,随着犬只数量的上升,犬只伤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其实观察这些案例可以发现,如果狗主人牵着狗绳,大部分伤人事件可以避免发生。上海公安局治安总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基层民警在处理犬只伤人事件时,时常还碰到这样一种情况:狗主人遛狗没牵绳子咬伤了路人,等警察来了,就躲到一边不出来认领,情愿被收走狗也不肯接受处罚。威慑力不足的处罚,使不少违规养犬者“记不住教训”,下次可能照旧如此。究其根本,管狗的本质要“管人”,怎么让违规养犬者逃不掉处罚,认识到错误,也考验着公安部门的执法水平。 

  另外,浦东公安分局治安支队介绍,不少养犬者抱着“我家的狗很温顺,不咬人”等思想,从不主动为狗狗拴绳子、戴嘴套和打疫苗,有的甚至一直在无证养犬。而管理这些问题,并不容易。一位民警表示,以检查无证养犬为例,一受警力有限约束,二是即使民警有空,天天上门紧盯一户,又会让无证养犬者有“只针对我一人”的感觉,促使警民关系紧张。

  犬类管理难度大

  流浪狗该怎么处置,这个问题也让公安部门很犯难。许多小动物保护人士会主动给流浪狗喂食,少数狗主人因各种原因将饲养的犬只放养、丢弃,造成流浪狗繁殖过快,数量增加。既要解决伤人隐患,又要考虑到爱犬人士的情绪,使得公安部门对流浪犬的捕捉难度加大。据了解,过去对流浪犬的捕捉以强制射杀为主,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动物保护意识提升,民警主要以人工用捕犬网、钳活捕的方法,但捕捉一只流浪犬至少需要2~3人的配合,不仅无法保证100%的捕捉率,还具有极高危险性。浦东公安分局治安支队表示,犬只管理工作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对此,不少市民呼吁,建议政府能建立一个犬类管理沟通平台,让执法部门、社区居民、爱犬人士等各方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在讨论和实践中破解犬类管理工作的难点。 

  本报记者夏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第A05版:共享进博会
   第A06版:共享进博会
   第A07版:共享进博会
   第A08版:共享进博会
   第A09版:共享进博会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14版:公告
   第A15版:大虹桥专刊
   第A16版:大虹桥
   第A17版:大虹桥
   第A18版:大虹桥
   第A19版:中国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化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汽车周刊
   第A29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专题
   第A30版: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2版:广告
   第ZF01版:中缝4-29
帮侬忙
狗狗惊扰市民 管理难在何处
新民晚报中缝4-29ZF01狗狗惊扰市民
管理难在何处
2018-10-31 2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