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上海“科研飞地”
近日,在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占地近90亩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6幢标准厂房拔地而起,江都路、扬帆变电站等园区配建工程基本建成。据集聚区负责人介绍,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作为“共建共享共赢”合作新模式,已被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成为盐城建设“一区三基地”、全面融入大上海的“先行军”。据悉,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是上海市唯一的市级对外合作园区,以位于大丰的307平方公里“上海飞地”为依托,以创建国家级“飞地经济”示范区为目标,为推动沪盐两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技创新是引领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在这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上海黄浦江西岸就有一座科技感十足的大厦,邻近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它就是中国盐城(上海)国际科创中心。据盐城科技局负责人介绍,这幢6.7万平方米的大厦由盐城市科技局、国投集团和盐城市开发区联合设立的,也是盐城在大上海的“科研飞地”。同时,盐城各地还借助上海的科研技术在沪设立多个研发平台。其中,东台市与上海机器人研究院及上海交大建立合作关系,借“智”发展方兴未艾的机器人产业。而城南新区则与可可空间投资(上海)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在新龙商务区打造国家级创业服务平台……
“绿色发展”激活生态旅游
深秋的黄海森林公园色彩斑斓、风景如画,每到周末就会迎来大批上海等长三角都市的游客。这座全国沿海地区最大的平原森林吸引力和知名度不断增强。目前,盐城拥有世界顶级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乡村风光,这也使得生态旅游康养产业接轨上海潜力极为巨大。今年9月中旬,盐城在沪举办旅游推介会,成功签约35个项目,总投资额超150亿元。其中,东台市与上海青浦区建立旅游发展联盟,与绿地集团联合打造森林康养小镇;大丰区整合荷兰花海、麋鹿小镇等特色旅游资源,正聚力打造长三角旅游目的地和康养基地……
此外,盐城农副产品也深受申城市民青睐。据盐城农委负责人透露,该市每年通过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入沪的蔬菜超过10万吨,在上海设立的农产品直销门店达800多家,年销售额超3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盐城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如今,射阳县、大丰区的大蒜,响水县的西兰花以及沿海“四大家鱼”生产基地正在积极争取列入上海市鲜活农产品外延生产基地,此举既丰富了上海市民的“菜篮子”,也鼓起了盐阜乡亲的“钱袋子”。
本报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刘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