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琵琶湖畔的“庙会”
王涵
  从京都搭电车往东约15分钟,便来到被誉为日本的“母亲湖”——琵琶湖。湖畔的大津市是滋贺县的中心都市,是过往游人的一方热土。自古以来,它随东海道的宿场町而发展起来,现在仍是滋贺县的一个中心城市。

  到大津的时候,正好遇上一年一度琵琶湖畔的盛会——大津祭。大津祭,通俗一点说,类似中国的“庙会”,民族风情浓郁,活动丰富多彩、热闹非凡。

  大津祭从江户时代初期一直延续至今,是滋贺县的重大的民俗文化遗产之一。在祭典中,有13台用三个轮子移动的花车登场,配合音乐,花车上的玩偶作各种表演,轮子是木制的,花车的指挥者用一根很粗的木棒撬动木轮,十余人身着传统服饰,大声吆喝着,用力拉动三轮祭祀车,使它缓慢地踩街前行。花车古色古香,是19世纪以前的设施,但在节后拆下精心收藏,以备明年再用。

  “宵宫”,是大津祭的彩排。当天傍晚,载着活动人偶的花车徐徐而行,一位胡子花白的“导演”认真检查还有哪些不足。大津祭“本祭”日的演出很正式,饰有哥白琳织品和精巧金属饰品的13台豪华壮丽的花车,一辆接一辆地在市内巡行,从早开始,一直到傍晚,场面极为震撼。花车上的演奏人员在巡行时,一边吹奏笛子等乐器,一边向观看表演的行人撒驱邪的护身符。

  大津祭13台花车的内容,除取材于日本的能乐和狂言外,有不少取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和故事,体现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月宫殿》花车的天井上绘有中国古代的占星图。在13座花车中,这样的图案只有《月宫殿》花车里才有。“郭巨山”花车介绍的是中国《二十四孝》郭巨埋儿的故事:郭巨因家里贫苦,无法养活母亲和孩子,打算将儿子埋到山里,结果在刨坑时挖出了金子;“汤立山”花车也形象地再现了《二十四孝》的一则故事。“汤立山”原名“孟宗山”。孟宗是三国吴国人,少年时父亲亡故,母亲年老病重,时值隆冬,却想喝竹笋汤。孟宗跑到竹林中抱着竹子痛哭,结果地里冒出许多竹子,孟宗用这些笋做了汤给母亲吃,母亲病好了。大津祭用这些中国的故事制成花车,代代相传,以这些故事教育后代,颇发人深省。

  在大津祭的13台花车中,还有一座名叫“孔明祈水山”,介绍的是诸葛祈水山退敌的故事,足见孔明对日本人的影响之深,也足见中国的《三国演义》对日本人民影响之深。

  我们来大津做客两天,有幸观看了大津祭的准备工作、花车的组装和表演的全过程。大津祭当天,大津市所有街道张灯结彩,大街小巷堆满了各种充满民族特色的商品。当地的百姓倾城而出,日本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各种小吃店和饭店生意兴隆。经“社团法人琵琶湖游客中心”总务部副部长船桥宽明先生的帮助,我们登上一家古董店老板家的二楼,观看花车巡行。因为他家的儿子也在第12辆花车中演奏乐器。当花车巡行到古董店门口时,演奏人员热情地向我们抛撒象征幸福的护身符,我们一一接住,街上两边的百姓发出了阵阵欢呼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汽车周刊
   第A2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2版: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请别吝啬说“请”
记住
“人皆可以为尧舜”
琵琶湖畔的“庙会”
当水墨遇上摄影
际之三(油画)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琵琶湖畔的“庙会” 2018-11-28 2 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